第C02版:要闻

见习提技能 职场路更稳

平湖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记者 戴 琰

本报讯 近日,在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朱程焱正专注地调试着一台磨床,指尖在操作面板上灵活跳跃,目光紧盯着显示屏上的参数变化,一举一动都透着专业与熟练。作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他对每一道工序的把控都已行云流水。

而数月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朱程焱还只是该公司磨床事业部技术科的一名见习生。从学习钣金安装、精度调整开始,在一对一的指导下逐步接触编程调试和简单设计工作,这段宝贵的见习经历让他深刻感知到企业的运作脉搏,也最终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如今,这名曾经的见习生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 朱程焱的成长轨迹,正是平湖探索以见习岗位破解就业供需矛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作为制造业强市的平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企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部分青年因实践经验缺乏、技能与岗位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如何破解企业“用工荒”与青年“就业难”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我市以就业见习岗位为抓手,打出了一套“精准对接、政策护航、长效培育”的组合拳,在纾解企业用工痛点的同时,为青年搭建起从校园迈向职场的“平稳过渡带”。

“制造业升级要求员工具备更高技能,传统‘即招即用’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浙江康普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人事专员李佳坦言,“见习生就像‘定制培养’的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既能快速适应岗位,更对企业产生了归属感,大大降低了员工流失率。”据悉,该企业目前已有139名‌青年通过见习岗位入职,其中‌10人成长为技术骨干。

‌ 见习岗位不仅为企业解了招工之渴,对求职者而言,更是连接校园与职场的关键桥梁。就读于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平湖籍大学生屠紫晴,也在见习中找到了心之所向。她主动报名了嘉兴大自然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见习岗位,从协助整理出游资料、对接客户需求,到跟随团队参与现场协调,每一项看似琐碎的工作,都让她对旅游行业有了更真切的认知。“课本里的理论知识起初像散落的珠子,而见习就像一根线,把它们串成了完整的项链。”屠紫晴深有感触地说,经过这段实践,她越发确信这份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高度契合,毕业后打算留在这里。

“‌见习岗位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抓手。‌”市人力社保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陆长飞说,我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优质企业敞开大门,让青年在实践中锤炼技能、找准职业定位,这既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助力更多年轻人在平湖实现职业价值。

目前,全市共认定就业见习单位57家,均为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和规模化经营的优质企业,累计提供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等多样化见习岗位1300余个。更重要的是,见习结束后,毕业生若被原单位正式留用并签订劳动合同,还能享受平湖市一系列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让这份从见习起步的职业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2025-08-05 平湖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68109.html 1 3 见习提技能 职场路更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