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佳英
本报讯 最近,走进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亮锐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特气柜及机床辅件建设项目现场,面积28.3亩的地块上“竖”起了一根根钢筋。“我们的项目自实质性开工以来,始终保持较快推进速度。”嘉兴亮锐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贞习说,投产后新厂房将形成年产4500套半导体特气柜及2万套机床辅件的生产能力。
在平湖,项目的推进是一场接力赛。就拿亮锐的项目来说,该项目开工前,市发改局、平湖经开就组成专属服务团队,赶赴项目现场,为企业前期报批工作提供指导,为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从政策解读到落地投产“一站式包干”。各部门并联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问题,从备案到拿地开工,历时仅一个月,跑出了项目审批“加速度”。
亮锐,是我市推行“极简、极速、极便”审批改革的“受益者”。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比如总投资468亿元的润泽智算中心项目。该项目自今年1月土地竞拍以来,发改、建设、自规等部门第一时间对接企业需求,驻点项目现场,指导各项准备工作,建立服务保障“一本账”,确保项目从引进到落地的全流程规范管理,仅用10天时间顺利取得“四证”,全要素全环节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今年,我们创新推进‘三极’审批改革,从三个维度全力打造‘速度最快、材料最简、体验最优’的审批新模式。”市发改局投资管理科科长刘勤锋说,“三极”审批改革的实施,既是审批流程的再造,又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如在“极简”方面,全面清理“重复提交、模糊表述”的申报材料,推行“一份指南、一张表单、一套标准”,材料精简30%以上。在“极速”方面,则全面推行“小时制”“分钟制”办结,将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简易低风险项目实现“即报即批”。在“极便”体验方面,我市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热线,建立“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及时响应,及时办结。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嘉兴平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平湖市海塘综合提升工程、南河头臻品之选酒店项目等项目问题12个,受理各类项目咨询热线25个,解决问题18个。
项目审批效率,是企业获得感的关键标尺,也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平湖“三极”审批改革新模式,进一步破除堵点、重塑流程、创新服务,是审批改革的持续性探索,也为全市项目大推进行动营造了良好环境。今年以来,“三极”审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共审批政府投资项目95个,总投资额306.344亿元;备案企业项目594个,总投资269.08亿元;核准项目6个,总投资额0.313亿元。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申报材料精简超30%,企业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减少80%,市场主体满意度达100%,全市审批改革工作走在了嘉兴前列。“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成果,推动审批服务从‘阶段式跃升’迈向‘持续性领跑’,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刘勤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