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林埭镇在全镇各村(社区)全面推行书记领办项目,把涉及群众千头万绪的“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以党组织书记的“头雁”担当,办好千家万户的“实事”,有效推动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所思所盼,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初心使命,推动村社善治一直是各地持续探索的重要工作。林埭镇以进一步深化“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通过精准选题、务实答题、攻坚破题,解决了一批群众关键小事、基层民生实事、社会治理难事,以可感可知的工作成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质效。这一做法,为各地坚持和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
做实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农村的事办得好不好,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这一模式,找准了基层党建与重点工作、民生服务的结合点,通过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主体责任,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快速推动民生服务增效升温,更有利于激发居民参与村社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村社、居民双向赋能的同心联动,不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以“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书记领办”不失为一个好的抓手,以此为牵引,做深做实基层治理的“大文章”,需要各地在“选题”“答题”“破题”等环节持续发力,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民声”定“民生”,精准“选题”。“书记领办”项目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精准“选题”,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要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群众关切的共性需求,甚至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等,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民意调查、意见征集等,精准把脉、量体裁衣,以“问题导向”推动“选题方向”,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确保项目实施有“价值”。
用“实干”促“实效”,务实“答题”。要把“书记领办”项目与当前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强化实行“清单+闭环”管理。党组织书记要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通过整合各方治理力量,聚“众力”成“合力”,通过书记带头干、部门跟着干、群众一起干,切实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难题、群众重点关切的民生问题;要建立督查专班,不定期到项目一线指导、督促“书记领办”项目,倒逼书记主动抓、直接抓,真正推动“书记领办”从“纸上”落到“地上”。
把“民意”变“满意”,攻坚“破题”。各地要强化对“书记领办”项目的“回头看”,定期监测项目后续维护、进展、实施效果等情况,确保项目长效落实。同时,以“书记领办”项目作为“融合剂”,引入“群众评判”机制,采用书记面对面介绍项目完成情况,群众代表实地观摩、交流提问、打分点评的方式,立体考评、公示晾晒,用群众满意度检验“书记领办”项目成效,真正推动“书记领办”项目源源不断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结出利民惠民“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