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随着高考陆续放榜,各地“升学宴”“谢师宴”现象再次浮现。近日,市文明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发出倡议,引导全社会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共同摒弃铺张浪费的陋习,以真诚简朴的方式传递情感,涵育健康向上、崇德尚礼的感恩新风尚。
金榜题名时,感谢恩师情。家长和学生们以各种方式谢师恩,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这些年来随着各地“谢师宴”“升学宴”的不断升温,相互间的攀比之风也愈演愈烈,不仅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背道而驰;而如果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能以身作则,借宴请之名,行敛财之实,往往容易让腐败行为趁机而入,甚至会逾越纪律红线,绝不可等闲视之。鉴于此,各地把严禁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列入了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倡议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操办和不参加各类“升学宴”“谢师宴”。
我市在毕业升学季发出倡议,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可谓恰逢其时,很有必要。这并非疏离人情,而是对学子精神成长、对健康人际关系的维护,更是对社会文明风尚的深沉守护。
谢师并非一定要通过宴请来实现。谢师恩,贵在心;传情谊,重在诚。在价值观念多元的当下,人们对于感谢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温馨诚挚的微信祝福、精美别致的手写贺卡,或者组织一次温暖的探望等,不仅不会让祝福与答谢“降格”,反而会显得“别出心裁”。广大学子要争做有礼后生,以青春的姿态、简约的方式,表达对师长最真挚的敬意与感谢;作为家长,要以勤俭持家的好家风,引导孩子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真谛,做到减宴崇俭,简朴传情,莫让攀比之风沾染纯洁的师生情谊,莫使铺张浪费变为成长负担,让良好家风滋养文明沃土;作为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时刻恪守师德规范,坚守育人初心,自觉抵制和不出席任何形式的“升学宴”与“谢师宴”,以高尚情操和清廉形象,维护人民教师的尊严与荣光,引领社会新风尚。
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我们共同倡导,而社会的文明则需每个人来传承。谢师在“谢”不在“宴”。此次我市还倡导各村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农村文化礼堂创新举办“集体升学礼”等活动,用文明健康的“集体礼”替代“个人宴”。
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子、每一位老师,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成为拒绝“升学宴”与“谢师宴”的践行者、传播者和推动者,以文明之风共贺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