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签约落户至今,中部理化铝制品(平湖)有限公司经过5次注资,企业产值也从2013年的100多万元成长到2024年的1亿多元。中部理化的发展,正是日资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成长的缩影。
“当初,我们是作为尼得科动力系统(浙江)有限公司的配套企业,落户平湖经开的。”中部理化铝制品(平湖)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川润一道出了当初落户平湖经开的原因。据了解,尼得科动力系统是一家驱动电机系统量产企业,而中部理化则通过硬质阳极氧化对铝表面进行氧化处理,让尼得科动力系统的产品更具备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性。
中部理化刚落户时,只有尼得科动力系统一家客户,这是中部理化的起点,绝不是终点。立足尼得科动力系统这家主要客户,中部理化这些年积极向外拓展,向新的市场领域进发。当前,企业共有2个工厂总计4条流水线,每个月最多可为450万个零部件进行硬质阳极氧化。企业客户,除了尼得科动力系统依旧占据“半壁江山”外,日本爱信集团等客户也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且占比逐年上升。企业业务,除了原本用于为汽车发动机、AT变速箱进行铝表面处理外,还延伸到了半导体、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我们也将布局谋划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其零部件提供铝表面处理服务。”石川润一说。
企业积极向外扩展,最直观的就是产值的变化。2015年,中部理化实现盈利。2017年,顺利升规,2021年产值首次破亿。今年1至5月,企业已经实现产值5675万元,同比增长96.5%,预计全年产值1.2亿元以上。
紧跟龙头、追随龙头,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壮大,也加速着产业跃升。有着像中部理化差不多成长轨迹的,还有嘉兴亮锐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亮锐拿地28.3亩,开工了半导体特气柜及机床辅件建设项目,进入了企业从“租赁生产”到“拿地生产”的新纪元。2011年,亮锐冲着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搬到了平湖经开生产,10多年时间里,亮锐先后引入了集成化钣金制造数字化工厂系统和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钣金加工成套设备,企业自身也从单一客户源变成了多条腿走路,产品从原先的机床辅件生产拓展到了光刻机、蚀刻机等半导体产品生产,直至今年拿地生产。
一家家小企业的“转型路”,正是始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这些小企业作为龙头企业的配套生产企业,在绕着大企业转的过程中,逐渐分离实现独立生产。独立的不仅是企业的生产,更有发展的思维,小企业实现了“依附生产”到“独立生产”的转型,不仅推动了企业自我的发展,也加速了产业链向高攀、向新进,提升了产业链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