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陈明远
本报讯 百善孝为先。在新仓镇杉青港村就有着歌颂孝道的“白鱼望娘”传说,为了传承好孝仁文化,村里每年在农历五月十八前后(即传说中白鱼子孙成群而来纪念母亲的日子)举行“白鱼望娘”活动。6月14日上午,第七届“白鱼望娘”活动在村里的仁寿桥古戏台举行。
村党委书记登台介绍“白鱼望娘”的活动、由村文化特派员编撰的《诗咏杉青》进行首发仪式、新一届获评的村“十佳孝德星”戴上了大红花、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接连献演……一场“村节”办得热闹非凡,提前准备的几十张椅子不足以“容纳”村民的热情,古戏台旁的连廊里、大树下全都挤满了前来“过节”的村民。
“白鱼望娘”活动首次举办是在2016年,当时仁寿桥及古戏台刚刚完成修缮。“举办的初衷是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通过孝德星的评选,树立文明典型、增强村集体凝聚力。”杉青港村党委书记朱军介绍,随着时间推移,活动覆盖面逐渐扩大,孝亲的传统在杉青港村蔚然成风。2023年底,村文化特派员黄伟慧入驻,带动村民开始以诗歌为载体、以孝仁为话题进行诗歌创作,村里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此次发布的《诗咏杉青》正是成果之一。诗集共收录了206首(对)杉青港村诗词曲联,共有32名作者,包涵村内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民间诗人和诗词爱好者。
如今孝仁文化已融入村庄肌理,“外化”为村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杉青港村是一个老年居民占比较高的村,长寿老人也不少,目前户籍人口中,90岁以上的老人有45位。为关怀好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村“两委”在每年重阳、腊八两节上门慰问90岁以上老人,每月给60岁以上老人过集体生日。另外,村环境整治、村貌提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他们留足空间、配好设施。
“景好、人好、村风好,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惬意了。”73岁的村民马水根感叹,再过不久,村里专门为老人们打造的茶社就要开业了,大家都已提前去“打探”过,两开间的门面房,80多平方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都很期待新茶室的投用。
“以孝善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我们正努力打造孝仁文化村与特色产业村,不断激发传统文化力量,为村庄富美赋能。”朱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