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柔肩挑重担 孝老传佳话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陶佳迪

本报讯 在新埭镇杨庄浜村,有一名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好女儿”施雪芳。自2007年起,家里公婆、父母相继罹患重病,施雪芳以十几年如一日的倾情陪护,不仅帮老人们坚定了对抗疾病的信心,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晚年的幸福与温暖。她的孝顺、乐观、坚韧,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带动整个大家庭一起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满脸笑容、衣着得体,一开口说话就难掩爽朗本色……初遇施雪芳,她的热情开朗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起照顾老人的经历,她视之为命运的考验,并下定决心要将这“苦”酿成蜜。

2007年,施雪芳的婆婆突发类风湿关节炎,这种被称为“医学界的不治之症”的疾病,让她瘫痪在床,施雪芳和家人在病床前照顾了整整5年。2012年的一天,婆婆突发高烧,在得到“时日无多”的诊断后,全家伤心不已。“再去上级医院碰碰运气,万一还能治。年轻时候条件差,婆婆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呢。”正是施雪芳的这句话,重拾了全家的治疗信心。她和家人将老人送往嘉兴。经过15个日夜的高强度治疗后,婆婆终于退了烧,治疗期间施雪芳和家人日夜轮守。跨过这道坎后,婆婆又奇迹般地生活了10年。“我没生女儿,但没有遗憾,雪芳比女儿还要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婆婆总这样感叹。

将婆婆照顾得面面俱到,施雪芳并不容易。2011年,施雪芳的母亲患上胃癌,也需要她细心照顾。在上海接受切除手术期间,母亲身上插满各类导管,需要日夜看护。整整30多个日夜,施雪芳和妹妹寸步不离。这份孝心让母亲的主治医生都佩服不已,主动添加了施雪芳的联系方式,表示愿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母亲在化疗期间,痛苦不已,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施雪芳便在陪伴她化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陪老人走过了“痛苦期”。如今,母亲已平安度过了10年复发期,这离不开她这些年的精心照顾。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施雪芳,那一定是坚韧。这十多年里,她还经历了父亲前列腺癌以及意外导致的12根肋骨断裂、颈动脉栓塞;公公在婆婆离世后,阿尔茨海默病加重;自己被查出了早期结肠癌等。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和自己,施雪芳选择隐瞒病情辞职回家,全身心照顾家人的起居。被发现后,她笑言“就当把照顾老人当作锻炼身体了”“老人开心,我也开心,相当于全家一起养生”。施雪芳的陪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带病生活也可以变得幸福,公公在病情反复的过程中,忘记了很多事,有时连3个儿子也记不起来,但他始终能一眼认出施雪芳:“这是我们家雪芳,我儿媳妇。”

施雪芳用行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女”的至善大爱,娘家、婆家的兄弟姐妹和晚辈也备受感染,遇到老人的事,大家总能坚定的站在一起,互相分担、一同尽孝。

“施阿姨对老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不仅是自家老人。”新埭镇杨庄浜村村干部李燕说,家里老人情况好转后,施雪芳还主动到村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工作,除了悉心照顾以外,日常她还会参排一些文艺节目,给老人们带去欢乐。

2025-06-1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57154.html 1 3 柔肩挑重担 孝老传佳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