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人大视窗

为民发声:

从企业家到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

在王海峰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左边是公司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的研发进度报告,右边是列举的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作为一名企业家人大代表,王海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企业发展与代表履职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这种“双线作战”的节奏,催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王海峰将履职中了解到的行业痛点转化为技术攻关方向。“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更清楚产业短板在哪里,这反而为企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王海峰坦言。

作为市人大代表,今年是他在履职路上的第四个年头。四年间,除了用心做大做强自身企业外,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合肥的创新高地,到杭州的民营经济热土,他带着问题走访各个氢能产业链的前沿企业,又带着思考归来,将所见所闻凝练成一条条推动我市氢能产业跃升的建议。

“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王海峰说。这份责任,体现在他对产业链的敏锐洞察上。氢能产业技术门槛高、上下游协同性强,单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在调研中,他发现许多科技企业在技术转化和市场拓展中举步维艰,而其他地区许多成功案例表明,政府的精准扶持能激活“链式反应”。“比如合肥就是非常典型的由政府主导产业,他们从地方发展考虑需要什么产业,再主动扶持,挑选企业进行招引;而杭州则更注重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在沃土上全面发展。”王海峰说,于是,他结合这些年调研看到的优秀经验,连续多年提交建议,希望能更好地推动我市培育从研发、生产到终端应用的“氢能生态圈”。

除了走访调研,王海峰还利用民情接待会的机会助推产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企业缺少技术对接渠道该怎么办?”“如何更好地进行市场推广?”“企业发展融资困难该怎么解决?”……在他的履职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企业发展的痛点。这些问题被他逐一转化为了建议,延伸产业链、拓宽应用场景、设立专项基金……本届以来,王海峰先后向市人代会提出《关于加大万亿氢能产业统筹力度,扶持本土重点企业,勇争世界前列》《关于加快推进燃油船舶氢能源动力系统升级的议案》等多条建议。

“政府招商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他走访时发现,一些企业落地后因“水土不服”陷入困境,“我们要找准两个定位,一是明确我市自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划蓝图;二是找准企业在我市的定位。”他建议结合全市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为招引企业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绘制一个精准画像。

厂房里的机器声、接待会上的讨论声、调研路上的脚步声,交织成王海峰的履职日常。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笑道:“我是企业家,更是人大代表。只有平湖的产业链强了,我们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他望向窗外,不远处一辆载有锋源产“心脏”的氢能源公交车正缓缓驶过,或许那里正藏着平湖氢能产业发展的答案。

2025-04-29 从企业家到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7182.html 1 3 为民发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