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如意校区611班 陆子暄
记忆初启:书页里的硝烟
天阴森森的,敌人的枪声在芦花村中炸响,我仿佛又化作雨来藏在胸前的那本书,书页间凝结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泛黄的纸页上,一个少年的夜校时光徐徐展开——他用粗粝的手指摩挲着课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的童声穿过芦苇荡,在我心间荡起涟漪。
生死瞬间:胸膛里的热血
变故突至!当李大叔躲进暗洞,雨来将我紧紧捂在胸口,爬上树干的瞬间,我听见他剧烈的心跳“咚咚”撞击着肋骨。敌人的刺刀在屋内乱戳,碎屑飞溅间,扁鼻子军官的金戒指晃得人眼花,糖果的甜腻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你看见李大叔了吗?”刺刀抵住咽喉的刹那,雨来咬碎的牙关里,蹦出铁石般的字句:“没看见!”
鹰钩似的手掌劈来,我从他怀里滑落,却见他被按在地上的侧脸已满是血痕,眼底跳动的火苗比刺刀更亮。那是比恐惧更灼热的东西——是少年对“中国”二字的执念,是藏在书页间永不弯折的脊梁。
精神传承:长河里的星火
“千磨万击还坚劲”,雨来终究是从枪口下逃脱了。他像株扎根芦苇荡的小树苗,带着满身泥泞游向对岸,留给敌人的,是河面上一圈圈倔强的涟漪。这让我想起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决绝,李大钊在绞刑架下的从容——他们都是书页里跳动的火苗,在岁月长河中永不熄灭的光。
合上书本时,阳光正落在书脊上。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必在枪口下守护秘密,却要在知识的战场披荆斩棘;不必在芦苇荡里与敌周旋,却要在时代浪潮中握紧信仰的船舵。雨来藏在怀里的何止是一本书?那是一代又一代少年对祖国的承诺,是红色基因在血脉里的奔涌。
记忆回响:胸膛里的誓言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书桌上的《小英雄雨来》轻轻翻动。恍惚间,芦花荡的读书声穿越时光而来——“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祖国”。这声音曾在战火中淬火成钢,如今又在我们胸膛里激起新的回响。指尖抚过扉页,我知道,这书页里藏着的,是永远年轻的红色记忆,是每个少年都该捧在手心的中国心。
指导老师 李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