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平湖自然资源和规划

读懂版图教育背后的家国情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定守护“图上山河”,筑牢全民国土意识——

耗时数载,几经研磨、数易其稿,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新埭中心小学携手编撰的《我的国我的家》国家版图教育读本,终于在接力耕耘中破茧而出。这部凝结着专业智慧与家国情怀的心血之作,不仅是地理知识的科普宝典,也标志着平湖版图教育迈上系统化、品牌化新程。今年3月初,新书举行了发布会,全市首批44所中小学接受赠书。眼下,这一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沿着校园长廊,走向全市中小学生身边,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守护版图就是守护尊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漫远说,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版图观,推动全民版图意识扎根心田,是自然资源和规划人必须扛起的时代重任。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步编织宣传教育活动网络,推进科普教育阵地建设,逐步构建起“读物+活动+基地”的立体化版图教育体系,经纬交织间也彰显出其“守土有责、护图传情”的家国担当。

编书立著

让版图记忆“留下来”

“您好,能申领一本《我的国我的家》读本吗?”自新书发布以来,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科科长王亭接待了不少前来“索书”的市民,每每看到他们捧着读本专注翻阅的身影,她总会不自觉扬起嘴角——那些连轴校对的时光,终于都有了意义。

2019年,新埭中心小学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来邀请,以期共同编撰贴合义务教育认知发展规律的版图启蒙教育读本。专注测绘科普近十年,王亭以主编身份参与了读本编撰全过程。从协调编写各方精研专业细节,到实地拜访民俗传承人将平湖特色融入版图宣传,从与教育团队合作打磨适学表达,到逐字核验文字和地图精度,在这本凝聚着49位编者心血的读本里,每页都镌刻着“版图事无小事”的严谨坚守。

首开县级市版图教育读本编撰先河,如何保证读本的准确和规范?“摸着石头过河,更需步步为营。”王亭说。为保障图书编写质量,在图书编委会的指导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了由测绘行业专家、社会学者及学校老师构成的编辑部,从源头把关编写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委托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负责所有的地图绘制工作,确保读本地图插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从正规渠道购买风景照片使用授权,依托中国地图出版社审查图书出版物内容的合法性。

以读本中关于南海诸岛的配图为例,面对公开地图岛屿、岛礁要素简略的现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按比例绘制出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布示意图,针对图例设置、岛礁字体大小等细节内容,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地图义务监督员协助审查,并递交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审核,最终确保地图的准确刊登。

翻阅读本,不仅能在严谨而不失生动的图文间认识世界、了解中国,还可邂逅熟悉的家园乡愁。为培养青少年对故土的认同与热爱,书中还设置了《我的家乡》单元,亮点展现平湖各镇街道地理标志、文化典故。“最好的教育是让文化自己说话。”王亭告诉记者,书中特别融入打卡板块,引导青少年以实地参观学习的方式了解地标背后的故事。

数载春秋,见证匠心。在王亭办公室的书橱里,至今还保留着10多本修订本,纸张间层层叠叠的修改痕迹,成为了版图教育最铿锵的注脚。为让读本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计划下一步从图书推广发行、教育应用优化、教育形式拓展等方面深化实践,让版图意识以更生动的形态根植青少年心间,同时面向社会公众限量免费赠阅,让每一册读本都成为传播国土意识的种子。

活动织网

让测绘科普“活起来”

追溯我市版图教育之路,是一部测绘技术与人文教育交相辉映的生动篇章。“了解测绘知识,能够让公众更清楚地认识到地图上的每一条线段、每一个标注背后都有严谨的测量依据,有助于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国家版图信息,进而准确传播并维护国家版图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方华介绍说。

如何以测绘科普赋能版图教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活动为纽带,在创新实践与多维度合作中作答,持续推动测绘科普资源精准下沉、版图教育场景立体拓展,以及公众版图守护意识的长效培育。

在创新探索中打开测绘科普之“门”。测绘工作实践性极强,为了让测绘知识“活”起来,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乐于接受,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青·自然”课堂,充分发挥“8090青年宣讲团”作用,将测绘奥秘用课堂宣讲、互动实验、趣味游戏、研学体验等形式拆解,使“国家版图一点都不能错”的理念如春雨般浸润青少年心田。

比如,在测绘法宣传日、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创新常态化测绘科普活动,推出趣自然研学营之小小侦察兵、少儿手绘地图大赛、“我是小小审图员”、点亮稻田种星户外拓展、测量标志苏醒记情景剧、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研学、《走近地球之巅》图书分享会、聆听青藏科考背后故事等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测绘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测绘的艰辛与伟大,有效提升了版图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在多维合作中拓宽版图教育之“路”。版图教育并非一家之责,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加强测绘法与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联动相关单位,精心组织各类宣教活动,并通过开展“地图小侦探”、选聘嘉兴市地图义务监督员、天地图·平湖纠错等一系列面向大众的互动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公众版图意识。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增强科普深度,邀请军事地形人才、测绘导航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地图缩略图与地形沙盘制作、大国重器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讲座等专业授课,让守护版图的使命教育既有“趣味值”又饱含“专业性”。

阵地铸魂

让版图教育“立起来”

走进新埭中心小学,一排图文并茂的中国历史疆域变迁地图展板沿步道延展;循着步道深入校园,平湖首个景观型测量标志坐落于绿树丛荫间;抬眼环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镶嵌在学校东幢教学楼墙面上;拾级而上,一条蜿蜒的地图文化科普长廊串联起学校淳美教育……置身校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图一景,都在诉说着版图育人的深厚情怀。

如果说《我的国我的家》是一份承载版图记忆的“有形教材”,那么新埭中心小学则是浸润国土情怀的“立体卷轴”。2016年,结合国家GNSS基准站建设背景,我市以新埭中心小学为试点,开展国家版图意识课程化探索,同年学校被授予平湖市科普教育基地。此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紧密携手新埭中心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将版图教育编织进校园生活肌理。依托学校浓烈的学科氛围与人文情怀,2019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创新性探索测量标志保护工作,以“保护测量标志、守护国家版图”为主题,在校园内建设我市首个景观型测量标志,为版图教育提供了鲜活载体。

“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倾力支持下,孩子们不仅能在课本上学版图,更能亲手操作测绘仪器、观摩中国地形立体浮雕、聆听测绘专家讲座、绘制谷物版中国地图,‘理论+实践’的双线教育路径,也使得国家版图意识自然而然根植进孩子们的心灵。”新埭中心小学副校长姚萍介绍说。为深化教育成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积极指导学校创新构建课程体系:每周一下午开设“版图印记”校本课程,聚焦理论知识传授;每年举办“测绘文化节”开展测绘宣讲、知识竞赛等,强化互动体验。通过“常态课堂筑基、精品课程提质、校内外活动拓展”的实施路径,深层推进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

新埭中心小学测绘教育模式,不仅成为了浙江省标杆,获评“浙江省测绘特色学校”等荣誉,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被中国测绘协会认定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成为浙江省唯一一所获得认定的小学。眼下,学校已经成为我市版图教育领域一张具有辨识度的“金名片”,既为全市中小学搭建起版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也为未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的培养夯实了土壤根基。

从方寸书页到立体“课堂”,从专业测绘到全民共鸣,平湖版图教育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一点一线皆山河”的国土认知深入人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方华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升级打造“版图教育2.0”版本,构建更具时代性、互动性、系统性的版图意识培育体系,使维护国家版图尊严成为全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担当。

2025-04-24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定守护“图上山河”,筑牢全民国土意识——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6244.html 1 3 读懂版图教育背后的家国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