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漫卷书香润平湖

■记者 陶佳敏

最是书香能致远。明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近年来,我市不断打造各种创新阅读推广形式,拓展阅读阵地、提升阅读服务供给,培养市民阅读习惯,持续推进书香城市建设。当前,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引领风尚“爱读书”

那么谁是我市去年的借阅冠军呢?市图书馆借阅记录显示,今年四年级的小读者费骏藤凭借阅量490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借阅小状元”。

“从亲子共读到自主阅读,现在看到孩子爱上读书,我们很欣慰。”谈及孩子的阅读之路,费骏藤的爸爸分享道,从还没识字开始,孩子妈妈就每晚陪他读绘本,后来他不再满足于倾听,而是主动捧着书要求我们再讲一个故事,从《猜猜我有多爱你》到《不一样的卡梅拉》,亲子共读的时光,悄悄为他打开了阅读的大门。

如今,这份热爱早已生根发芽。每周固定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已成为费骏藤“雷打不动”的习惯。“现在他特别着迷悬疑类图书,每次抱着一整套书回家,总是废寝忘食地读。”费骏藤爸爸说。

记者了解到,费骏藤是青少年阅读的典型代表。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都设置了课外阅读清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阅读图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市图书馆每年还会举行“我最喜爱的童书”进校园活动,已将数千册优秀童书送进校园,供师生阅读。

不止青少年群体,在我市,全民阅读已蔚然成风。去年,我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全年总接待读者约236万人次,图书流通141万册,举办“线上+线下”全民阅读节系列活动553场,参与读者71万人次。

打造矩阵“读好书”

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深入群众生活的好习惯,那么,哪些书最受市民欢迎呢?

据市图书馆2024年的普通图书借阅排行榜显示,文学类藏书最受群众喜爱,借阅最为频繁。而荣登借阅榜首位的是《明朝那些事儿》,据统计,该书年借阅次数为192次。

“通过总体的书籍借阅情况,能够感受到市民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需求不断加深。”市图书馆馆长谢红叶说,一些可读性强的书籍更受读者青睐。

为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图书馆每月还会在一楼大厅设置推荐书架,像“时光印记”历史类图书专区便精准契合了《明朝那些事儿》的阅读热潮,此外还有“个人成长”专题、哲学入门专题、经济图书专题等主题书架,让读者无需在书海中盲目寻觅,便能邂逅心仪好书。

当下,这些“好书”正“零距离”走近读者。在市图书馆总馆和镇街道分馆的基础上,“金平湖”智慧书房、礼堂书屋、乡村书吧等载体也在我市全面铺开,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读好书”。

创新模式“善读书”

阅读热潮的背后,其实离不开我市为打造书香氛围做出的努力。怎样继续扩大书香影响力呢?

“乡音乡行”润心记项目作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的一大亮点,是我市打造“书香满城”强有力的“助推器”。据了解,“乡音乡行”润心记是以阅读推广人、图书馆馆员为主力军,依托优秀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以“传承地方文脉、润泽基层心田”为目标,深入基层,开展一系列本土文化推广和普及活动。

他们揣着平湖方言的软糯、名人故事的温度、古桥历史的厚重,用“点单式”巡讲的方式,将平湖方言、名人故事、古桥历史等文化元素带到群众身边。

《“鱼头参政”鲁宗道》的家国天下、《陆绩怀橘》的孝廉温情、《月影照金莲》的警示育人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记忆,在图书馆馆员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油然浮现。2024年,名人故事会宣讲达30余场,每场宣讲还同步进行“乡音乡行”名人故事会展览,受惠群众近万人。

“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化以‘平湖后生·慧阅读’为标识引领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开展全年的阅读推广活动及‘百村领读人’计划,多元化展示‘一镇一品’阅读品牌建设成效,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谢红叶说。

2025-04-2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5613.html 1 3 漫卷书香润平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