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王茹彤
通讯员 沈玲燕 朱云倩
【微现场】将采到的水样放入预处理过的锥形瓶,滴入硫酸溶液(1+3),加入高锰酸钾标准使用溶液,放入已加热到100℃的水浴锅中加热30分钟,加入草酸钠标准使用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再滴入高锰酸钾标准使用溶液,直至呈微红色,记录用量,最后计算结果……这一幕,发生在中心化验室里,水质化验员正在对水源水高锰酸盐指数进行化验分析。
对于水质检测来说,高锰酸盐指数只是其中一项指标,从水源水到工艺段水、出厂水,再到管网(末梢)水,需经历多阶段多频次的检测,其中,常规指标就有43项。“在检测工作上,我们主要依托三级化验制度,保障全流程优质供水。”市水务集团企业管理部副经理沈良红说,最后的水质分析报表,见证了每一位化验人员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和每一滴水的“品质答卷”。
【微观察】要想用水水质好,水源水的质量不可忽视。原水值班班组工作人员除了开展河面日常巡查,每日还从取水口采样,对浊度、色度、pH值、溶解氧等指标进行1次厂级常规化验,对浊度、pH值和溶解氧等3项指标分时间段进行7次班组级常态化化验。
前不久,中心化验室的水质化验员前往太浦河水源地上游、下游和取水口,开展水源地水质调查,将取回的水样本带回中心化验室,做进一步检测分析,形成太浦河水源地水质分析报表。“‘从头到尾’保障水质安全,‘头’很重要。”沈良红说。
水源水的检测只是三级化验制度的其中一环。集团实施以班组—厂化—中化三级检测为主、24小时在线监测为辅的全方位水质监测体系,对水源水、工艺段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开展高频次、全流程监测,全力保障优质供水。
在古横桥水厂的中控数据平台上,能看到浑浊度、游离氯、pH值等指标实时更新,一旁,水厂值班班组检验人员在对关键工艺段水、出厂水进行检测,进一步验证仪表显示是否准确。每天,两个水厂的化验室总是维持着高速运转,水质化验员对水源水、工艺段水、出厂水整个制水流程共计19个指标进行检测。每月,中心化验室对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开展水源水29项指标检测,出厂水水质常规指标检测,管网(末梢)水12项指标检测、43项常规检测。此外,还开展出厂水97项全指标检测,每半年至少一次、全年至少三次。
近年来,市水务集团始终严把水质质量关,将严标准高要求贯穿水源到终端,通过分层分类的检测体系及在线监测流程的加持,确保市民用水安全。同时不断优化完善供水水质管理制度,对原水公司、自来水公司、中心化验室等进行统一制度管理,进一步规范全流程水质检测操作流程、步骤。
【微观点】在百姓安心用水的背后,是市水务集团倾力保障的结果。从扎实落实水源地调查到全流程检测的三级化验制度,再到供水水质统一管理等举措,市水务集团守护从“源头”到“龙头”的每一个环节,用实际行动筑牢用水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