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徐冰艳 张丹燕
本报讯 沿着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海岸线远望,往来船舶繁忙,货物进出频繁,12.6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一座座码头持续释放着独山港海洋经济发展的蓬勃动能。
从年初第一艘进口液化天然气船在独山港“下船”,到B21/22、B25/26、A5/6码头完成主体建设,等待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今年以来,独山港以港口码头为支点,撬动海洋经济快速腾飞,在海岸线上绘就更多独山港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今年1至2月,独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6.3万吨,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7万标箱,同比增长10.02%。
当前,独山港已建成深水泊位2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9个。“待启用的B21/22等4个港口均为万吨级,届时将为独山港释放超500万吨吞吐量。”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办公室产业科科长李月萍说。今年1月份,独山港还启动了A10泊位的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还将开工建设A1泊位,进一步丰富港口群建设,持续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推动独山港海洋经济走向发展新阶段。
港口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以及货物吞吐量的提升,更催生着独山港临港经济的聚变效应,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临港产业的增量。走进独山港化工园区,以C3、PTA、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正不断催生加速度。去年独山能源三期第一套PTA产线实现投产,为今年一季度发展蓄能,预计产值增长20%以上。卫星能源同样以新开工项目赋能产业升级,今年多碳醇的产能还将进一步释放。
在园区的另一边,精细化工同样呈现全面发展的趋势。2023年开工建设的美凯威奇(浙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投产,这家主要生产环保涂料的精细化工企业将在今年为独山港带来超亿元的产值。同样是精细化工材料领域领头羊的瑞士西卡在去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43亿元。化工新材料项目接二连三的喜讯,为独山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依托港口发展优势,独山港迎来临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独山港启动“现代服务业倍增”行动,全面推进电商产业、船货代服务、大宗贸易以及检验检测4个临港服务业产业集群,让服务业成为独山港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依托港口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化工新材料持续增量,为独山港现代物贸产业蓬勃发展奠基坚实的基础。”李月萍说,预计今年独山港可实现PTA贸易额超百亿元,LNG(液化天然气)贸易额超30亿元。
以港口为引擎,以临港产业为骨架,独山港正朝着“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破浪前行,形成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