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野米饭烹出 文旅“好滋味”

■言成声

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连日来,我市各地的野米饭又开始火热起来,引发了一股农文旅融合消费热潮。

炊烟袅袅,饭香阵阵。野米饭作为江南地区农村的传统美食,是平湖春日里绕不开的话题。以往,人们结伴到田间地头,用土灶或就地挖坑搭锅,采集当季新鲜食材煮饭,象征祈福丰收。田间有什么、河里产什么,就吃什么。对于讲究时令美食的平湖人而言,没什么比这锅“野米饭”更应季,更接地气。看似原始的餐饮方式,实则暗合了现代人对于本真性体验的深层需求。

一锅“野米饭”,不仅“烧”出了春的气息,更承载着城乡互动的深层内涵。如何让颇具江南特色的野米饭,搭乘文旅的快车,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去年,我市围绕立足平湖、辐射长三角周末游产品,推出了“平湖周末·村游四季”四季野米饭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各景区景点、乡村农庄共有50多个点位、1000余只灶头投入四季野米饭运营,努力为江浙沪微度假的游客提供轻松便捷的旅游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季野米饭品牌运作的推动下,我市独山港、曹桥、林埭等地还大胆推出了海鲜野米饭、羊排野米饭、菌菇野米饭、小龙虾野米饭等“加长版”“加量版”的特色野米饭,使传统的野米饭烧出了新味道。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农文旅的融合创新,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野米饭+”,打造“野米饭”文旅IP,不断丰富特色产品供给,打造更多旅游精品项目,积极推进市民和游客的体验感,不断满足多元化需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作为连接农耕文明与都市文化的介质,“野米饭”的土灶炊烟提供了乡村旅游的新体验。一锅喷香四溢的野米饭,或许正是点亮乡村旅游的一簇撩人心弦的火花。而要使“野米饭”真正成为撬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需要各地持续做大做强四季野米饭品牌,在积极探索野米饭和四季特色美食相结合的同时,深挖激活本土旅游资源,推出采摘、露营、垂钓等业态,想方设法创设新场景、营造新体验,以“加长版”“加量版”的野米饭,烹出乡村文旅新体验,吸引更多的“人气”,燃旺消费的“烟火气”。

2025-04-0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40472.html 1 3 野米饭烹出 文旅“好滋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