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最近,位于新仓镇嘉创智谷新仓远景产业园外的“小集市”颇受欢迎,不仅汇聚起了“方圆十里”的“烟火气”,也为新仓乃至平湖的农特产品叩开市场大门创造了条件。
集市买卖,也称“赶集”或“赶场”。长期以来,在繁忙的都市边缘,或是宁静的乡村深处,小集市总是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着。不只是新仓,我市当湖、林埭、新埭等地纷纷推出的各具特色的“共富集市”,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作为乡村经济的微观缩影,传统小集市得以生生不息的背后,是农民观念的转变、市场渠道的拓宽以及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这些变化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乡村振兴孕育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综观各地的“共富集市”,尽管形式多样、创新不断,但爆款出圈、形成长久消费流量的并不多。进一步激活“共富集市”的动力,探索小集市蕴含的乡村发展大能量,需要各地不断推出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
要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为小集市注入文化“灵魂”。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交流的纽带。乡土文化是乡村小集市的鲜明标签,更是集市成长的“基因密码”。各地可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共富集市”,将乡村传统文化融入集市,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
要聚焦提升运营能力,打造集市特色品牌。当前,不少市民逛集市的乐趣已经从“买”转变为“逛”。激发市民“逛”和“买”的欲望,要求各地在开办集市的过程中,不断注入创新元素,丰富集市项目的内涵。可以将文创、演艺、美食等经济产品串联起来,实现多功能、多场景融合,让市民和游客在“赶集”时,体验更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如新埭镇去年4月以来,巧借“平湖山海几千重?”的火爆人气,在文旅街区推出“泖水滋味”共富集市,不仅形成农产品独特的“销售圈”,让当地“土特产”变身旅游“伴手礼”、游客的“抢手货”,更推动游客从单一的街区游玩,拓展到全域旅游,进而激发消费市场,促进了农文旅的融合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日益多样化的集市活动,正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式,推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让“土”里“土”气的“小集市”迸发乡村振兴的“大能量”,还有许多文章可做。期待各地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组合,不断丰富集市的共富功能,使小小集市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