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张婷婷
【人物】孙亮
【职业】环卫工人
1995年出生的孙亮,是一名垃圾清运车驾驶员,也是平湖最年轻的环卫工人之一。他每天的工作是将干净的垃圾桶送至各个垃圾分类点上,并将满桶的厨余垃圾转运到集中处置点,行业内称这个工种为“桶换桶”驾驶员。
孙亮从业快7年了,他的一天从每天清晨五点半的闹钟开始。到岗、换上工作服,检查车辆、装好空桶,六点半开始穿梭于各个小区之间。他的工作区域在当湖街道东升社区一带,其中包括8个居民小区和菜场、商圈、楼宇等点位。
昨天上午,在东升南区一处垃圾分类点,里面的垃圾桶排已“排起了队伍”。孙亮娴熟地把车倒向站点的小门,随后把垃圾桶推到车箱后、卡入横杆,随着他摁下按钮,体型不小的垃圾桶就随着升降板升至与车箱齐平,然后轻轻一推,垃圾桶就进入车箱,如此循环往复。孙亮每天大概要清运140桶左右的厨余垃圾。这个岗位还有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满桶到集中转运点后,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准确率的把关,把部分分类有偏差的垃圾进行初步分拣,确保后道易腐垃圾处理顺畅,高效运行。他说:“自己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很重要。”
年轻人,为啥选择环卫工作?面对记者的问题,孙亮没有过多的思考,他说自己的妈妈就是环卫工人,他从小就知道城市的美丽,离不开这样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如今环卫工作更现代化、技能化,让年轻人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同时,社会的认可和关爱、单位较好的待遇都让他感觉这份工作大有可为。
孙亮对职业的认同是发自内心的。去年,我市环卫行业进行机械化改革,更多新款垃圾清扫车辆“上线”,孙亮推荐妻子周青青应聘了车辆驾驶员。如今周青青已入职5个月,负责市区三港路、祥中路非机动车道的机械化清扫工作。“我们要时刻观察路况和作业情况,全神贯注、精确控制车辆和扫盘,才能将路沿石和地面缝隙全部扫净。”周青青说,她的岗位几乎替代了婆婆的工作,而且效率更高、清洁程度更好,换一个角度看,他们一家也见证了城市环卫事业的变迁。
年轻的夫妻俩如今是平湖宝成环卫服务有限公司的明星夫妻,“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是大势所趋,环卫工作更趋向于技术型变革,年轻人体力好、眼力好,对新技术的领悟也更到位。”宝成环卫公司车队长徐坤法说。
记者从市综合执法局环卫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环卫工作者863人,其中“90后”9人,随着更多机械化作业车辆的投入使用,将会有更多年轻脸庞出现在环卫队伍中。
【采访札记】一座城市的干净整洁,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坚守。随着垃圾分类、机器换人等工作的推进,环卫工作变得更为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便捷、高效、智能成为行业新气象,故而会技术、懂专业、有情怀成为新一代环卫工作者的职业要求。环卫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年轻人的加入变得不可或缺,我们期待更多像孙亮、周青青一样的“新鲜血液”成为“城市美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