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佳英
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平湖,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近年来,我市抓紧抓实“一号改革工程”,引领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
2025年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地开局之年。今年,我市出台了《2025年改革大攻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分为承接落地十大重点领域改革和动态推进一批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改革项目两大方面,共有改革项目85个,涉及全市8个镇街道50个部门,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创新突破”主题任务的改革性,又体现了改革人人参与的广泛性。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
十大重点领域改革项目,是对应我省今年“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项目。这十大重点领域改革项目,包括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健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承接落地这十大重点领域改革项目,是平湖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改革部署的生动实践,是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大攻坚突破行动队队长李玉芳说。
重大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机制改革,为项目推进建设、要素保障明确了“路线图”。比如在项目谋划方面,该改革指出要抢抓政策机遇,聚焦战略产业、公共服务、城市更新、立体交通、生态安全等十大领域,提前研究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立“总库+子库+分库”模式,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储备库,实现重大项目建设接续有力、压茬推进的良性循环。在要素保障方面,该改革指出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实行“金融顾问”制度和差异化信贷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平湖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乍浦港、独山港,海河联运集疏运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正全力打造长三角“海陆空铁”联运的新枢纽。完善交通强市和海河联运枢纽主干港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平湖“交通强市”建设新动能。比如,这项改革明确指出要深化独山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周边港口战略合作,加快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基本建成以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强港。
一项项改革,对应一个个重点领域,只有承接落地好这十大重点领域改革,走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胜一招,才能赢得“一子落而满盘活”。
改革为群众生活添彩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改革的参与者,又是改革的受益者。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改革惠民生,从人民群众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事项入手实施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收致富,是百姓最朴实的梦想。近年来,一个个共富大棚在平湖拔地而起,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地方村集体合作,实现了广大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致富增收的梦想。今年,我市将在推广共富大棚增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通过推广共富工坊带动产业发展模式、推广“保底收入+利润分成”回报模式、助推农产品电商线上销售等改革举措,助力村强民富。
在居民饮水方面,今年我市将实施推动高品质居民用水提质扩面改革,通过设立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营、迭代升级供水及管道饮用水规划等改革举措,助力满足群众高品质用水需求。其实,作为今年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泉润万家项目就包括拓面开展高品质管道饮用水工作。目前,高品质管道饮用水已高标准完成一个公建类试点项目,两个居民小区类试点项目也正在施工中,计划全年完成项目10个以上。
探索全域无差别“非急救转运”机制、优化“善美骑士”助老服务机制、建立妇幼健康共同体服务新模式……一项项民生改革,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进一步聚焦群众生活关切,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改革为企业发展赋能
根据《实施方案》,除了承接落地十大重点领域改革外,今年我市将按照对标先进、先试先行、试点示范、创建争取4个类型,动态推进一批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改革项目,总计梳理形成75个改革项目。其中,改革惠企业促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最深。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平湖始终在创新探索,比如打造“平服365”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品牌、推动“平服365”和“平治110”贯通、创新打造涉企问题“30分钟我来办”处置模式等。今年出台的《实施方案》直指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从政务服务、助企制度等方面,创新推进服务企业理念重塑、流程再造,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比如,对标先进改革项目清单,就包括深化涉企中介服务改革这一项改革,改革举措有一体化建设网上中介超市、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等。又比如,先试先行改革项目清单,就包括建立涉企执法服务白名单制度这一项改革,致力于推动白名单企业动态管理、无感监管。
改革是一道必选题、必答题。不管是从上至下的改革,还是先试先行、试点示范,改革始终是平湖创新突破的“金钥匙”。“今年,将改革攻坚单独列为平湖八大突破行动之一,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系统化推进改革攻坚的决心。接下来,我们将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通过推动5张改革清单、85个改革项目落地见效、取得突破,形成更多彰显平湖特色的改革经验、示范样板、创新模式。”李玉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