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陶佳宁 李凤超
本报讯 日前,平湖市钹子书文化研究会在农开区(广陈镇)成立,标志着这一古老艺术正式步入体系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首批会员包括非遗传承人、钹子书表演佼佼者、钹子书创作爱好者等,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传承梯队。
平湖钹子书是流行于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因其使用的主要乐器为钹子而得名,钹子书旧称“说因果”,因观众以农民为主,故又名“农民书”。平湖钹子书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钹子书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将通过激发兴趣、培养演员、精编曲目等举措,推动钹子书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研究和推广。”钹子书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王伟良说。目前,研究会已与广陈中心小学、市民夜校等达成合作,通过不同的平台,梯度培养爱好者,探索非遗文化焕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