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我市各地按下了不误农时不负春、抢抓农时忙春耕的“快进键”。田野上,无人机按预设路线在田间盘旋,或运送肥料或喷施农药;智能大棚里,定制的“营养套餐”正在精准灌溉;数据中心,“智慧大脑”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放眼平湖大地,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不断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农业科技水平关乎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唯有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生产的高效、绿色、智能化,才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这些年,平湖勇立“数农融合”潮头,以数字引领未来,以智慧赋能发展,在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发力,数字化智慧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1家,未来农场1家,为引领农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下,要积极发挥数字农业工厂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同时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让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促进农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创新蝶变。
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需要我们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筑就科技兴农“新高地”。产业强不强,关键看队伍“硬不硬”。只有推动“新农人”队伍发展壮大,才能牵住农业产业的“牛鼻子”。这几年,平湖在农业科技人才引育方面探索出了许多经验,农开区农创园建设稳步推进,嘉兴市首个现代农业产业学院揭牌成立,18家企业入驻农创中心,为农业创新创业带来了人才“活水”。未来,我们要找准“智能技术”切入点,通过打造“农创客”标杆地,推动“农创客”人才引育与农业产业升级联动发展,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从事农业科技的研究和转化,提升农业发展的向“新”力。
科技创新是开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农业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期待各地聚焦装备设施、科技人才、农业安全等领域,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铺就平湖“新”“兴”向荣的现代农业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