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2月21日下午,位于广陈镇泗泾村的共富大棚内,上海青喜迎收获,平湖农创客新农人培育孵化营的学员们脚踩泥土,忙着采摘。随着蔬菜的收获,学员们也迎来了结营仪式。
说起这3个多月的收获,学员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我们一起做了非常多有意义的事,慢慢积累起了农作物种植经验。”学员杨一说,像翻耕松土、排线挖沟、平土这些农作物移栽过程,还有后续的大棚内水肥温度、病虫害等管理,都是他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在一个个体验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不易,更坚定了他们奔赴乡村、投身农业事业的想法。
有了想法,如何落实?平湖农创客共富合伙人计划针对愿意投身到农业农村,且志同道合、理念一致,长期深耕农业农村的新农人,通过以老带新、大帮小的模式,为学员提供全生命周期农业创业支持,成为他们扎根乡土、反哺家乡的“逐梦场”。眼下,杨一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份从事农业的初步计划。“我打算先承包少量的大棚来种植蔬菜,依托共富合伙人计划提供的技术支持、农业机械设备等,争取以后慢慢做大。”杨一说,看着平湖一个个共富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展拳脚。
智慧农业正给传统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学员袁碰来说,加入新农人培训孵化营则是为了探索、学习新技术和方法。袁碰是湖北人,几年前,从老家来到平湖,走上了农业这条道路。“传统耕作方式效率比较低,我想要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提升生产效率。”袁碰说。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他接触到了气雾培技术。“这个技术通过将营养液雾化,直接喷洒在农作物根部,让它们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最佳生长条件。”袁碰回忆道,这一技术让他收获良多。
农创客是农村创业创新的引领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在当天的结营仪式上,学员们还使用植播机种下了新一轮的种子。新种子的植播,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故事将拉开序幕。“我们计划在新仓镇的共富蔬菜岛开展第二期新农人培育孵化营,除了农事生产、培训活动,还将开展外出调研、考察其他农业主体和学习先进的经验模式等活动。”平湖农创客新农人培育孵化营负责人邓戎说,共富蔬菜岛内有多个单栋塑料大棚、玻璃大棚和连栋薄膜温室,还设有沙培示范区、新品种育苗区、新品种试种区等,将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加专业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