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7版:平湖两会特别报道

开启品质生活 促进自我成长

【看点】

“我在‘平湖职工之家’微信公众号上报名参加了市总工会开设的‘美好生活·平工学堂’生态瓶制作公益课。在课堂老师的讲解下,我孩子了解了生态系统的运作过程,同时一起制作生态瓶的过程也成为了我们难忘的亲子时光。”家住当湖街道东湖社区的王先生说,这样的课程在他们这类宝爸人群中非常受欢迎,很多课程还常常“一座难求”,十分火爆。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光是一件幸运事,也是他们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盘点】

我市将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教学。市总工会社区教育中心积极打造的“职工之家·职工夜校”新模式,通过聚焦工学服务、整合两化资源、赋能职工成长、助推工会活力,为职工提供自我提升、互学互助、交友联谊的新场所,搭建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新窗口,形成“学到职工之家,学在职工夜校”的新风尚,全年参与夜学职工达2100人次。广陈成校则与体育项目相结合,先后开设了乒乓球培训、龙舟培训、棒垒球培训、太极拳培训4个课程,受益学员100多人。乍浦成校积极组织并开展了美容美妆与古风舞蹈的夜间培训课程,旨在为中青年人提供一个结识同好、社交互动的平台,同时推广和普及美容美妆知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人们的学习不再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是为了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的非功利价值。iPad绘画、摄影、手语、ChatGPT应用、茶艺、亲子教育等,这些在学校教育中较少涉及,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时常遇到的内容,在夜校中都有涉及。

“为了精准匹配供需,我们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就时间安排、场地选择、课程设计等方面主动问需。根据调查问卷分析,聚焦中青年居民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推出了16项培训菜单,涵盖成人高中、育婴员、汽车维修、非洲鼓、现代舞、视频拍摄剪辑、游泳、有声书配音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烟火味浓的课程,充分满足中青年多样化需求。”平湖市当湖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陈伟介绍说,该校还根据师资和硬件条件,暂时保留了部分无法立即开展的课程,待条件成熟时推出,包括化妆、拳击、素食主义、咖啡品鉴、脆皮青年养生局等项目。此外,课程上课时间全部安排在晚上6点以后,有效解决了中青年居民的“工学矛盾”,让学员能够学得踏实、学得尽兴。

我市“青蓝夜校”项目聚焦中青年“八小时外”多方面的需求,通过全市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县级开放大学(社区学院)+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职业类学校+成员单位”的全域辐射与资源整合模式。项目的成功开展,不仅推动了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的普及和深入,还为中青年学习赋能、提升涵养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平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02-2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29959.html 1 3 开启品质生活 促进自我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