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宇青
本报讯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市政协委员、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平湖分公司高级督导陆跃建议,加快平湖低空网总体规划与畅通协同机制,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完善,全面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通信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陆跃深刻认识到,专项通信基础设施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当前平湖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相对滞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尤其是公共通信网络在覆盖范围、带宽、时延、定位精度和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服务水平,已难以满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需求。特别是在垂直高度300米以内、300至1000米及1000至3000米空域的分级网络覆盖问题上,亟须突破。
如何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陆跃建议,应加快制定低空网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建设主体、区域点位、应用方式、运营规模、技术路径及实施步骤,确保通信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完善。同时,优化低空飞行审批流程,建立起多部门协同机制,提升飞行保障服务和功能监管能力。
“后续要分步分层推进通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先满足重点区域和关键场景的应用需求。”陆跃建议,在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推动5G-A、6G、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满足低空经济对广覆盖、高带宽、低时延的需求。同时推动5G+、AI、边缘计算等技术应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而在设施共享和网络安全方面,陆跃提出应统筹利用现有通信基站和铁塔资源,支持低空通信需求,鼓励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共建共享,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同时,建立低空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体系,强化网络冗余能力,建立应急通信机制,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