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关不住。在位于龙萌村占地面积约30亩的连体温室大棚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只见基质蓝莓整齐排列,繁茂的枝叶间挂着累累果实,或青、或紫的果子颗粒饱满、色泽纯正。
“再过半个月,头茬蓝莓就该收获了。”一旁,浙江众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华正细细观察着手中蓝莓的长势。3月初,这些蓝莓就将被冠以“7.2度蓝”的品牌,进入市场。
杨先华的蓝莓大棚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气候环境控制系统,且采用了基质栽培的方式。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长大的蓝莓,花青素比普通蓝莓高5倍。每亩蓝莓产量将达到2000斤以上,整个基地能收获约6万斤果实,比室外种植产量高出近10倍。
产品优质、供应充足,为品牌行稳致远提供了保障也带来了高收益。“我们将蓝莓分级,把直径在18mm以上的优质果挑选出来,再冠以品牌进行销售。”杨先华说,这些蓝莓果肉更饱满,计划定价比市场价高出20%。虽然还未到上市阶段,但已有不少订货商打电话前来询价、订货。等到蓝莓大量上市,就可以实现本地蓝莓当天采、当天卖,全面打响农开区蓝莓“7.2度蓝”的知名度。
在“7.2度蓝”赋能下,一颗颗蓝莓变身一颗颗“蓝宝石”,品牌魅力尽现。这也是农开区积极谋划第二曲线,推进普通农产品向品牌农产品转型的关键。在农开区,农产品创品牌的故事还在继续,又比如“龙牌”糟蛋,先后被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产品、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在山塘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龙牌”糟蛋生产工厂内,一个个现代化设备高效运转着,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为充分发挥‘龙牌’品牌影响力,我们计划于今年一季度建设配套的‘龙牌’糟蛋博物馆项目。”广陈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遆勇瑶说,项目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产学研非遗体验,让“天下第一蛋”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7.2度蓝”蓝莓,“龙牌”糟蛋,“佳莓”草莓……一个个品牌化的背后是品质化。在发展的浪潮中,农开区聚点成面,引导越来越多的农业主体以农产品质量为核心,推动农产品优质供给,走出了一条农业特色化、差异化之路。这条路越走越宽,平台助力不可或缺。眼下,长三角农博汇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平湖最大、最专业的农产品集散地,也将成为农产品品质、品牌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让更多农产品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广陈镇副镇长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