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青少年宫“搬”到 乡村娃家门口

新埭创新打造儿童成长家园

■记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陶佳迪 沈思凡

本报讯 “把黄色的粉团压扁,放上芝麻馅,搓圆后用绿色的粉团制作成叶子粘上……”昨天下午,在新埭镇虹桥景苑社区新揭牌成立的“家门口青少年宫”二楼活动室内,十多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制作柿子汤圆,这是“家门口青少年宫”成立后的第一场活动。

“‘家门口青少年宫’的建立,让我和小伙伴以后课余多了一个学习玩耍的地方。”平师附小教育集团新埭小学学生夏梓涵当天和朋友组队参与了汤圆制作活动,对于“家门口青少年宫”,两人充满期待。

此次在虹桥景苑社区成立的“家门口青少年宫”,是我市第一个在乡镇成立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当天还发布了新埭镇青少年阳光成长五大行动。接下来新埭镇将创新打造“常态课程+活动实践”课程,共建“宫校社”成长平台,大力推动青少年服务工作管理科学化、服务专业化、教育普惠化、课程体系化、项目品牌化,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校外教育需求,持续引导青少年勤学善思,健康快乐成长。

“家门口青少年宫”的揭牌成立,为新埭镇做优“一小”服务拓展了新渠道。近年来,新埭镇通过平台建设、活动开展等形式,精心守护“朝阳”成长。去年3月,新埭镇首家普惠托育机构——虹桥景苑社区托育中心开园,设有2个托班、40个托位,近20名婴幼儿常态化在园,寒暑假期间更是出现了托位全满的情况,有效缓解了周边社区居民的带娃难、托育难、接娃难问题。

此外,新埭镇还在各村社区建设了托育服务驿站。截至目前,共建设了大齐塘村、旧埭村、兴旺村、牌楼村4个具备临时托、计时托功能的村社区托育服务驿站。这些驿站还会不定期为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开展亲子互动、家长课堂等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育儿观,给婴幼儿创造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除了通过普惠性托育守护婴幼儿成长。新埭镇也十分注重未成年人精神文明教育。“每逢节假日,我们就会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新埭镇社会服务办主任张良杰说,去年,新埭镇将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累计开展了24场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公益课堂、学雷锋手工义卖、环境保护等主题,全方位关爱未成年人,构建起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园。

2025-02-13 新埭创新打造儿童成长家园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27833.html 1 3 青少年宫“搬”到 乡村娃家门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