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农机来种地 省时又省力

我市农业“机器换人”获省级荣誉

■记 者 管学悦

通讯员 陆晓平

本报讯 室外温度5℃,走进新埭镇的浙江霂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却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整齐的黑色苗床上,嫩绿的幼苗正蓬勃生长,泥土与幼苗的清香交杂,融入棚内温暖的空气中,展现出春日生机;自动化的喷灌车悬于苗床上方,喷洒出细密的水雾,自前向后移动,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一次幼苗的施肥。在霂泽农业,这样的机械化设备随处可见。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品牌名单公布,平湖市成功入选整体推进综合性品牌名单,我市农业机械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机器换人,换来了高效省力的农业生产。省时的播种机、恒温的催芽室、功能齐全的育苗室,如今,霂泽农业已实现90%以上种苗培育过程机械化。“一个人一个小时大概可以播1000粒种子,而用播种机,一个小时可以播15万到16万粒种子。”浙江霂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国军说。这些省时省力的机器,让霂泽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我们种植面积有65亩,年产量超过7000万株,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赵国军说。根据赵国军的经验,在传统农业要实现如此规模的产量,至少需要50人。而在高度机械化的霂泽农业,3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农业生产管理,10名临时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分拣挑苗,就可以完成苗株的生产和管理。

高效省力的同时,机器换人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以前的农业生产依赖世代传承的经验,技术要求较高,而现在则不需要掌握那么多。”赵国军说。以育苗室为例,一个大棚有四个摄像头,能够实时读取棚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动棚内的空调、水帘风机、加温机等机器进行工作,为幼苗塑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不仅使得农业生产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更低,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经验也更低。

霂泽农业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去年我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92.04%,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降本增效是农业机械化的最大优势,也成为了我市推进“机器换人”工作的关键。“农机购置并不是一笔小费用,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能够降低机器的购置成本,有效调动农户添置农机的积极性,推动‘机器换人’的水平不断提升。”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服务站站长沈佳健说。去年,我市农机补贴台数超过300台,金额超过500万元。

农机有了,更要会用。为此,市农业农村局陆续举办各类农机培训班,去年累计培训各类农机专业技术人员186人次。此外我市还布局了10家农事服务中心,承担了全市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咨询指导、植保、育苗等服务,让农业机械化在平湖广袤田野深深扎根。

2025-02-11 我市农业“机器换人”获省级荣誉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27386.html 1 3 农机来种地 省时又省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