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陶佳敏
通讯员 李 骏 彭心怡
本报讯 “体育经济”风生水起,赛艇小镇声名远播,“村K”等活动引得人流如织……去年的曹桥街道马厩村可谓活力无限,文旅产业的发展为村级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实现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67万元,增速达89%。这是曹桥街道强村富民的有力实践。去年,曹桥街道各村全力创新致富模式、优化经营结构,村级经营性收入增速达22%,实现了强村富民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共进”的华丽转身。
“去年,我们全力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马厩村党委书记姚健说。从赛艇这一切口入手,马厩村以赛引流,承办了长三角青少年赛艇挑战赛等各类赛事,赛艇小镇成功入选省级“十佳滨水户外运动场所优秀案例”。专业化运营更能增添产业活力,马厩村还创新实施了“政府规划+专业运营+市场招投+农户跟投”的现代经营模式,浙江美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这一专业运营公司的引进,为小镇增添了民宿、餐厅、非遗尺糕工坊等业态,丰富了游客体验。去年,村文旅业态集群接待游客超5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00万元。“流量”的汇聚,提升了小镇的名气,也实现了村里资产的升值。“得益于文旅产业的发展,我们村级资产的租金收入从2023年的3万元增加至去年的83万元,成为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姚健说。
曹桥的强村富民之法,不止于此。完善就业增收体系,依托彩之翼、堰上人家等16家“共富工坊”,提供工作岗位323个,带动人均年收入增长4.2万元;拓宽合作共富渠道,加快推进“1+8+N”共富体系建设,在“N”板块中,创新推进平湖市新美劳务有限公司、强村富民项目智汇谷二期等建设,其中智汇谷二期项目为9个入股村增加经营性收入500多万元;强化增收兜底保障,有序推进“阳光共富”项目,将余电上网产生的收益按季度以每户300元的标准对低收入家庭进行分红……去年,曹桥街道各村经营性收入均突破200万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强村富民的落脚点,是老百姓的获得感。“以前只能到处找零活干,现在在公司上班,就业稳定,收入也增加了。”说起自己上班的平湖市新美劳务有限公司,曹桥街道百寿村村民方保根赞不绝口。平湖市新美劳务有限公司,由曹桥街道统筹9个村成立,整合了各村社区约140名劳动力,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河道保洁、绿化管理、垃圾收运等岗位。“我们不仅帮村民找工作,还让村里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平湖市新美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平杰说。在公司工作的村民年平均收入可达3万元,并且在2024年,其依靠资产管理和设备出租等方式,使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收10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