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赵勤仙
我市卫生健康部门切实肩负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职责,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特别是将“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多措并举强化各项工作落实。
去年以来,卫生健康部门深入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扎实推进和完善多部门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和长三角一体化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为及时掌握传染病流行态势,提前作出科学准确的风险研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多部门监测预警工作列入全省试点,在《浙江疾控(工作交流)》简报上作经验交流,并多次受邀外出交流分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市卫生健康局《部门联动 精准防控 平湖市探索多部门传染病监测预警协作机制》和《平湖市持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双双成功入选2024年度第二批嘉兴市卫生健康系统共富优秀案例。
多部门监测预警协作
“针对近期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我们联合教育部门采取了有力的举措,比如通过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教育等,提高师生做好个人防护的意识,提醒他们保持教室通风、佩戴好口罩等。”市疾控中心传防科科长陆先权告诉记者,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我市通过卫健、教育、公安、嘉兴海关等10个部门共同组建监测预警工作网络,突破了传统的以疾病诊断为基础的监测体系,实现了疫情动态早感知、苗头事件早发现、风险干预早落实。
预警工作网络内的各部门实行定期交流,对监测信息分享共研,共同开展风险研判,联合消除和控制疫情扩散风险。2024年,我市共发布风险评估9期、监测周报11期、监测预警多部门工作动态7期,联合处置疫情2起,有效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敏感度,实现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对养老机构、养殖场、境外返回人员、在校学生等早感知的场所和人员开展健康监测。2024年,已对全市12家养老机构、82家规模养殖场、近万名乍浦港境外返回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对8万余名在校学生开展因病缺勤症状监测,对8类零售药品销量开展持续监测等。同时,在各部门定期交流监测信息的扎实举措之下,共同进行风险研判,联合消除和控制疫情扩散风险,不仅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敏感度,更实现了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
长三角一体化传染病联防联控
去年12月,“金山-平湖-嘉善”传染病联防联控交流会议在上海金山区召开。会上,三地疾控中心(卫监所)围绕2024年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风险评估展开深入交流。会议全面总结了在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效,并针对冬季春季重点传染病开展联合风险评估,深入探讨了应对策略和区域联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传染病防控能力、完善联防联控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传染病跨区域监测与预警工作的需要,每年像这样的三地疾控中心会商不少于2次。通过相互交流传染病防控经验、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专家互访、开展应急演练等,不断强化传染病防控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培训。
自从去年3月平湖、金山、嘉善三地长三角一体化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机制正式建立以来,通过构建跨区域信息化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了信息共享覆盖面,提升了数据交换及时性与准确性。该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一体化联防联控范围,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拓展了联防联控内容,助力推进区域传染病联防联控体系和能力建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平湖代表队还参加了2024年沪浙四县血防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方协作在登革热、新冠疫情、不明原因肺炎等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区域查灭残存钉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