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万亩,这是新仓的耕地总面积,也是新仓隐藏的广袤“宝藏”。
在新仓镇副镇长施园峰看来,土地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一招”就是要唤醒土地资源,做优土地价值,释放发展活力,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新仓镇粮食全产业链帮农促富社会化服务项目就是新仓唤醒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若是从上往下俯视,就能看到这里高标准农田阡陌、机械化设备穿梭其间的农业现代化场景。去年秋收后,这里就立刻准备起了下一轮的农作物耕种。
“我们以产业为基础,整合土地资源,全流程服务农业生产活动,使村集体每年每亩增收20%以上。”浙江仓禾农业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卫卫说。2024年,他们共整合中华村、芦湾村、杉青港村、双红村等各村农田近13000亩,每亩农田的土地流转费用在原基础上增加200元,让村集体增收260万元左右。同时,还围绕“从一颗稻谷到一粒大米”的全流程管理,持续赋能农产品价值。根据项目收益,村集体还能再次获得分红。
“不久前,我们将项目的15万元分红收益分给了镇强村公司,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胡卫卫说。粮食全产业链项目收益可观、前景广阔,目前已吸引了多名新农人参与农业种植,农业无人机等课程也深受周边村民欢迎。
村里将土地流转出去,让“沉睡资源”变“增收活水”。如果说唤醒资源是做好“土地”大文章的第一步,那么产业集聚则让这篇文章更具“含金量”。作为纯农业村,杉青港村早在2016年便引进了花卉产业,这些年来,村里始终将打造“千亩花卉产业园”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截至2024年年底,该村的花卉产业园已占地850余亩,土地流转费也从每亩1500元上涨到了1700元。“我们还抢抓机遇,争取了省级专项资金,打造了100亩的花卉产业大棚,其中连体花卉大棚每年每亩可获得80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杉青港村党委书记朱军说。今年,杉青港村计划将整村委托给上海特冒头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运营,在土地流转费用保持高位的同时,探索更多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土地‘活’起来、有价值,我们发展也就有了底气。”施园峰说。2024年,新仓各村拿出210万元进行土地流转“二次分红”,让全镇近8000户农户享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杉青港村村民徐照龙就在这次分红中拿到了600多元,“不用种地,就能拿钱,日子真是越过越舒服!”徐照龙一句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如今,在土地分红的“滋养”下,村子强了、村民富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