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管学悦
本报讯 “女子已经安全回家。”12月26日上午,市供电公司新仓分所的员工李嘉宾收到了来自市公安局当湖派出所民警的信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时针拨回到12月25日晚10时许,李嘉宾一家与朋友聚完餐,在开车回家经过前进大道上的大兴桥时,一个孤零零的白色背影引起了他的注意。尽管车子已经开出了一二百米远,李嘉宾还是不放心,决定和妻子罗慧慧一起下车回头看看那名坐在桥梁扶手栏杆上的女子。
“走到那名女子附近,我们就感觉她不对劲,情绪很低迷。”李嘉宾说。就在他观察女子状态的时候,两名路过的外卖员也注意到这名女子。经过简单沟通后,李嘉宾和两名外卖员一起,找准机会将女子拉了下来。
“你叫什么名字呀?”“你是哪里人?”“大冷天的怎么在外面?”……在李嘉宾和外卖员把女子拉下扶手后,女子始终没有反应。考虑到都是女性,李嘉宾让妻子罗慧慧与女子进行沟通。只是无论罗慧慧怎么询问,女子始终保持一言不发。“留她一个人在桥上太危险了,我们都不放心,最后选择了报警。”李嘉宾注意到,拉下女子时,她的脚上已经没有了鞋子,这让他格外担心。于是大家一起陪着这名女子,直到民警到来后才选择离开。第二天上午,李嘉宾还特意联系了当晚的民警了解情况。
其实,这并不是李嘉宾第一次挺身救人。今年5月,李嘉宾在陪孩子上网球课时,孩子的老师林教练突然倒地抽搐,他立即上前查看,发现林教练的呼吸和心跳已相当微弱了。没有任何犹豫,李嘉宾立刻选择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在林教练停止抽搐后,李嘉宾蹲在他的身边,手垫在他的脖子下面,直到救护车到来。
救人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专业技能。李嘉宾每年都会接受单位安排的安全培训,经过七年的反复学习,他已经将急救技能和安全知识熟记于心,这也是他见义勇为的“技术”保障。
“其实第一反应是害怕,但是责任感驱使着我走出了这一步,毕竟那是一条生命。”回忆两次救人的经历,李嘉宾有些后怕,却不后悔。在他看来,生命是放在第一位的,每一条生命都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