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陶佳敏
通讯员 夏晓蕾
【民生实事】“一老一小”暖心关爱项目
【幸福实景】昨天中午,记者一走进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如意饭堂,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烟火气。食堂窗明几净,餐台里菜色多样、热气腾腾。点餐区前,老人们拿着餐盘,仔细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菜肴。
在如意饭堂一隅,如意小区居民李晓平正坐在饭桌前用餐。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李晓平不紧不慢地夹起一筷子菜,细细咀嚼,偶尔和旁边的朋友聊几句家常。“你看我今天的菜,梅干菜烧肉、红烧小土豆和豆腐汤,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比自己在家里做饭方便。”他边吃边感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61岁的李晓平是如意饭堂的“常客”,也是“一老一小”暖心关爱项目的切身感受者。“子女不在身边,有时候饭菜就随便应付两口,现在家门口就有食堂。而且今年孙子去了暑托班,我和老伴任务也轻了很多。”提起暑托班,李晓平止不住地夸赞,孙子在暑托班有人照看,还有小朋友一起玩耍学习,既安心又开心。
【攻坚路径】今年,我市倾力描绘“老有善养、幼有善育”幸福画卷,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因地制宜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和长效管理。
“今年我们原计划新增5家老年食堂,现在已经有6家开业,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市民政局老龄事业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顾燕秋说。在保障老年人到店吃好、吃饱的基础上,还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将老年食堂作为区域性“中央厨房”,辐射配餐至各老年助餐点,由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提供送餐服务。
此外,我市还聚焦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难点,在市金色阳光老年公寓和新埭伯乐颐养院新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2个、床位54张。市医保局还将重度失智人员在本地长护险定点养老机构失智专区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截至10月底,享受失智待遇6人,结算重度失智待遇32人次,共计1.19万元。
“一老一小”的另一头,是“朝阳”群体,如何推动幼有所育、幼有优育?聚焦群众所需,我市切实提升暑托班的服务实效,为学生量身定制“暑托活动表”,设有益智教育、体育活动等特色主题活动。全市15所公办园26个园区共开设88个班级,2145名幼儿报名参加暑托班,1195名教职员工参与爱心暑托服务,完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让残疾儿童健康成长也是我市关注的重点,今年我市完成康复救助残疾儿童50个,创新实施残疾儿童家庭“喘息服务”,进一步减轻家长的照护压力,为残疾儿童融入社会提供支持。
【百姓点赞】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居民李剑:我家上有老下有小,总感觉照顾不过来。现在,既有老年食堂让父母吃饭不愁,还有暑托班帮助解决暑期“带娃”难,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