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付良
近日,当湖街道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入选浙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这是我市通过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结出的硕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市现存规模最大、传统街巷肌理最为完整、地方历史文化最为深厚的街区。作为平湖最后一片古城,南河头拥有170余处文保点与老建筑,推动这些历史遗存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赋能,让城市的历史“活起来”。历史文化街区是“活着”的城市记忆,非遗不仅连接历史和未来,更融合经典与时尚。只有让非遗“活起来”,才能让城市烟火气“火起来”。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建设中,一方面依托莫氏庄园、葛氏祠堂、稚川学堂遗址等历史古迹,让文化根脉在城市空间中重构;另一方面,打造沉浸感十足的非遗“网红”体验区,让诉说人间烟火味的“老字号”落地生根,让洋溢时尚气息的“文创店”安家落户,赋予非遗街区更多的功能和无限的可能。
推动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南河头作为当湖街道“韵在当湖”文化产业精品线上的一大重要节点,与周边旅游资源紧密相连,让非遗街区的微观风采融入了当湖街道的宏观风景线中。而着眼于城市的发展进程,南河头还有机地注入市场化运营活力,通过引进打造嘉兴首个美食文旅综合体——“文和里”,推出非遗特色小店,将非遗的品牌特性作为营销抓手进行释放,发挥非遗的最大化力量,实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不断完善、产业不断升级,已然成为平湖市域文化旅游带的核心构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
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是一个挖掘城市故事、重塑城市形象的过程,也是推进非遗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期待平湖持续推进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延伸老城活力半径,打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消费场景,让游客在此真切触摸非遗文化的魅力,也让地方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