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余热生辉助发展

■记者 荣怡婷

【人才名片】吴水龙,男,1945年出生,曾任平湖市委副书记、社经室主任,现为市委办公室第二党支部书记。

加入社经室,与其他老同志一起下基层、做调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办好民生“微实事”;发挥银龄优势,用心书写“忘年交”青老华章……退休近20年,吴水龙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责任担当,身体力行做好城市发展的践行者,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的时代内涵。

围绕中心当好“参谋助手”

说起在社经室的日子,吴水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厚厚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社经室发展的点点滴滴:1992年,成立平湖市老干部社会经济研究室,由16位县处级离退休干部组成,如今已增加至45人;本人于2010年加入社经室,2012年9月担任主任一职,2023年3月卸任……

吴水龙任职的10多年间,正值平湖加快创建文明城市,加速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期。那段时间,在吴水龙的带领下,社经室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社情民意,有效推动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二期扩建、“三改一拆”年度攻坚、殡葬改革等工作,成员们奋斗的身影遍布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银龄光辉照亮着城市每个角落。

“我们始终坚持高质量建言献策,帮忙不添乱、尽责不越位,力争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吴水龙说。30多年来,社经室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选题,已开展实地调研157次,形成调研报告89篇,为平湖发展贡献了不少“金点子”。

“我们每次提交的报告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主要领导还会进行批示。”社经室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如今,看着日益壮大的队伍,吴水龙倍感欣慰,也充满期待。

立足“小社区”服务“大民生”

把“群众事”当“自家事”,是吴水龙身为党员的担当,也是他作为退休干部始终秉承的信念。

2021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当湖街道华丰小区作为改造点位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初始方案是机动车道扩展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合并,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吴水龙得知情况后,一面收集听取居民意见,一面联系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呼声,双管齐下推动“民生事政府办”。

“多亏了老吴书记帮我们反映问题。”“有事找老吴,靠谱!”……吴水龙的介入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市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民生问题,亲自到小区现场勘察办公,最终决定再次拓宽非机动车道,并实行人车分流,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民生事无小事。如今,回忆起当初走访群众、联系部门、对接情况的种种情形,吴水龙语气中尽显为民服务的坚定和深情。“虽然退休了,但我作为一名党员,又是社区的一分子,群众有困难必当尽力解决。”吴水龙说。

“忘年交”互助做好“传帮带”

培养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2009年,平湖市委办公室“忘年交”互助组成立,通过每季度组织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在老同志与青年同志间搭建起了交流平台。

如今,时光的齿轮转过十余载,作为市委办第二党支部书记,吴水龙延续了“忘年交”互助这一传统,秉持着“老少共学、互帮互助”的结对理念,为青年干部学习成长“传经送宝”“架梯搭台”。

姚志贤是市委办公室信息科科长,也是吴水龙结对的青年干部之一。这几年,他在吴水龙等一众老干部的带领下,“走出去”做调查研究、“沉下心”追根溯源,在实践中磨炼了笔杆子、锻炼了嘴皮子。

“‘忘年交’互助组为我们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跟着老干部下基层、强作风、学经验,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市级中心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个人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谈起这几年的结对经历,姚志贤直呼“获益匪浅”。生活工作中,以吴水龙为代表的老干部们身先示范,时常开展自费送书、温暖谈心、写信推文等活动,始终把青年干部放在心上、记在脑中,成为青年干部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贴心人。

2024-12-2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15525.html 1 3 余热生辉助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