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让艺术融入乡村生活

广陈“艺术乡建”激发乡村新气象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长长青石板,悠悠山塘河。驻足广陈镇山塘村的山塘河边,一声声曲韵悠长的钹子书声就会从钹子书馆传入耳内。近日,山塘村获评了第二批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

艺术乡建的关键,是运用好乡村的文艺资源、文化财富,对接好村民的文艺需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钹子书的发源地,山塘村立足本村文化特色,成立了一支土生土长的“三友”钹子书艺术团。该艺术团不仅每月在钹子书馆内排练、演出,还经常参加广陈镇和市里的各种大型活动,为更多人展示山塘村的艺术风采。“今年,我们走遍了广陈镇的每一个村,带去《龙年龙腾飞》《唱唱山塘美丽乡村》等不同的钹子书节目。”“三友”钹子书艺术团团长徐全妹说,钹子书的演出形式很简单,一钹一筷一扇,伴随有说有唱,比较通俗易懂。

对村内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听钹子书是享受,是娱乐,更是茶余饭后的日常。“听着咚咚锵、咚咚锵的节奏,喝上一口自己带的茶,再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真是有滋有味啊!”山塘村村民陆士中说。

一声钹子书,一生钹子情。几十年来,钹子书受众群体逐渐遍布各年龄段,不但给村民带来了欢乐,钹子书文化也在良好的传承中逐渐发展壮大。在广陈小学,2005年就开办了钹子书非遗传承班,至今已18年有余,学校还在2010年被授予“浙江省非遗传承基地”称号。最近,钹子书非遗传承班正在学习《欢迎大家来广陈》这一曲目。“我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逐渐能够自己上手表演,也知道了要把钹子书唱好,不仅要学习唱腔,也要练好站姿、手势这些细节。”学员甘雨朗说,在学习钹子书的过程中,他还收获了许多像孟坚文化一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

听一曲说唱、享一方净土,让山塘村在人们眼中的轮廓愈加清晰。而人文底蕴丰厚、气质古朴自然的山塘村也远不止钹子书这一文化传承。行走在山塘老街上,“葫芦奇妙屋”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特色文化打卡地,其中既有葫芦挂件、香囊等“好物”,还能体验一番葫芦篆刻;在瀚彧文化艺术馆,“冬日序章:二十四节气艺术展——上海建桥广告系学生作品展”展出了近百件创意作品,散发着艺术魅力。

传统地方文化,是乡村发展的“传感器”,更承载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希望。以山塘村获评省艺术乡建特色村为契机,广陈镇将持续挖掘地方特色、擦亮文化品牌,让诗画山塘的人文底色更鲜明、更动人,用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绘就和美生活新图景。

2024-12-23 广陈“艺术乡建”激发乡村新气象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15377.html 1 3 让艺术融入乡村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