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烊阿胶

□ 竹剑飞

冬至起头九,西北风更加肆虐,一阵紧一阵。天气越来越冷,最低温度降到冰点以下。外公打算烊阿胶,是东阿阿胶,对女人来说这是冬天最好的滋补品。

这天吃好中饭,外公就开始做准备,半斤阿胶,还有冰糖、核桃仁。核桃仁是新买的新核桃,敲碎核桃,一个个剥出来的核桃肉,切成碎粒,放在两只大碗里。我们喜欢核桃肉多放一点,拿一块阿胶放进嘴巴里咀嚼,核桃仁和阿胶融合在一起像吃零食一样,冰糖根据自己的口味定多少量,一般七八两就够了。

外公拆开阿胶的包装盒子,拿出几块阿胶相互敲了敲听声音;又拿起来对着阳光仔细看了看,还闻了闻气味,像要查看这些阿胶是否纯正、是否合格,要为自己的手艺负责。外公早先时候,从嘉善到平湖,在中草药店当学徒,这是他的拿手活,识别各种中草药,了解功能,判断中草药的好坏。养成习惯,不管夏天还是冬天,外公每天最早起床,生煤炉子、扫地、擦座椅板凳,甚至还要将碗橱里所有的饭碗、盘子、调羹、筷子、杯子都要清洗一遍,还像当学徒时那样。我们睡在两楼什么都感觉不到。等我们起床下楼了,外公早已经做好了这些活,连早饭都烧好了,感觉家里特别清爽、干净,心情特别好。我吃好早饭就去上学了。外公喜欢喝茶水,刚生好的煤炉子火焰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烧水很慢,于是他就烧小半壶的水。烧开后的水刚好泡两杯茶水,另一杯茶水是外婆的,然后他再烧一壶水。这时,煤炉子的火焰比先前旺了许多。

外婆说:“外公架子大,仪式感特别强,非要过了冬至才烊阿胶,叫他烊阿胶还要很多人为他服务,围绕着他一个人转,要大半天时间。”

外婆向我眨了眨眼睛,似乎有点不耐烦,想怪罪外公几句又不敢说,只能悄悄对我说,还对我做着各种手势,好像确有其事,我只能笑笑。这天,我正好在外公外婆家,外公准备为我母亲烊阿胶。

外婆唠叨多了,外公会说:“要么你来试试。”外公看着外婆,手里还拿着小木棍,象征着烊阿胶的权力,好像要递给她。外婆就不出声,不会上外公的当,更不会去接这根小木棍。外公看了一下桌子,似乎缺了什么,说:“你还不去准备一只搪瓷盘子,愣在这里干吗?”外婆马上说:“噢,对了。”好像记起什么,转身离开。外公对我说:“她真会忘事,我还反复叮嘱过她。”

我想笑他们俩。记得有一次,外公从外面急匆匆地跑回家,问我:“你外婆呢?”好像他很着急,有什么急事需要对外婆交代。一会儿,外婆匆忙进来了,手里还拿着菜篮子,里面是洗好的菜,她跑到河边洗菜去了。外公对外婆说:“你去帮我买包香烟,快点。”外婆不乐意了,说:“你刚才在外面为什么不买?跑回来叫我去买,我还有事,马上要烧饭炒菜了。”外公看都不看外婆,说:“我忘了。”外公似乎很平静,觉得这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平常事,应该是外婆做的事。外婆虽有意见,还是急忙忙地跑出去替外公买香烟。

外婆拿出一只搪瓷盘子,直径有三四十厘米。这搪瓷盘子我熟悉,好像是专门为烊阿胶准备的,年年派上用场。外婆洗干净搪瓷盘子,擦干,还在里面抹了一层菜油。外婆说:“这样等阿胶冷却了,容易取下来,不会粘住盘子。”

外公将一只煤炉子拎进屋内,火焰不能太旺,要文火。烊阿胶很费时间,在室外烊阿胶,外公岁数大了身体吃不消。即使在屋内,关着门窗,由于老房子西北风也会顺着门缝窗缝不断地吹进来,屋内屋外温差不大。有时我们在屋内还会跺着脚,搓着手,哈着气,最好有一只暖脚炉子,有一只热水袋捧在手心里。这是江南气候特点,冬季常常阴冷,最高气温也只有两三度,室内室外气温一个样。外公拿出一只热水袋,里面倒了一些开水,放在身上取暖。外婆想笑他,却憋住了。

一锅子的水放在煤炉子的上面。外公坐在椅子上,像要升堂断案,袖口撸起来了,旁边放了一杯茶水。他喜欢喝红茶,时不时喝口茶水润一下喉咙,仿佛在给自己加油。

外公对我说:“你也坐,要喝茶水吗?”

外公已经把我当成大人了,每次去都会问我喝茶水吗。现在,外公戒烟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我走在街上看见外公东张西望,我叫住他。外公对我说:“你来得正好,一客烧卖我吃不下,咱俩一人半客烧卖。”噢,原来他站在点心店门口寻找熟人,有这么好的事,我当然答应了。

我说:“不要喝茶水。”

我就找了把椅子在外公的旁边坐下,好像要学学这手艺,以备将来需要时也像外公那样露一手。

我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家,上初中时才搬出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今天星期日来看望他们,对他们说我参加工作了,那个屁股上生刺,前门进后门出,坐不住的臭小子来看望他们了。今天静静地坐下来,想和他们好好聊聊天。

外公看了我一眼,说:“好啊,你行的,我看好你。”

由于高考失利,有一阵子真的不知怎么办?从发布高考成绩开始,我心情一直不佳,也没出去和同学们一起玩,好像对前途特别迷茫。后来机关单位招工,他们都劝我工作好了,都一样。现在,我上班了。

外婆说:“泡杯糖水喝。”

外婆说完马上去拿杯子,还从柜子里拿出糖瓶,里面是白糖。

我说:“不用,不渴。”

外婆还是把我当成小孩,每次去看她,不是泡糖水,就是塞给我几颗糖。她说:“吃了糖,生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甜。”

一会儿,水烧开了,外公将一块块阿胶放进去,拿这根小木棍轻轻地搅拌。这搅拌的时间特别长,要有一点耐心,而且不能停下来,停下来锅底就容易焦糊,就不好吃了,至少要搅拌一个小时才能完成。

外婆坐在旁边忙自己的事,时不时还看我们几眼,好像随时准备听外公召唤。

阿胶放完后,感觉烊得差不多了,锅子里没有块状阿胶了。外公将冰糖也放进去,继续搅拌。阿胶和冰糖彻底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激发出各自的能量,达到最佳状态,阿胶的味道就飘出来了。

外公的眼光不离开锅,随着搅拌仿佛也在转动,心思都在锅里,似乎思绪万千。

外公说:“我早先时候出来学生意,从当学徒开始,起得早,睡得晚,尽干些杂活,看似这些活和做生意无关,好像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青春,却磨炼了意志,终身受益。”

外公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我心里明白,要从底层做起,从吃苦做起,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把心彻底放平了。

外公又说:“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我点了点头,外公岁数大了,也许现在还是第一个起床,生煤炉子、扫地、擦桌子……

外公和我说了一会儿话,突然瞟了一眼外婆。外婆明白了,马上拿起热水瓶给他的茶杯里添开水。我笑了,怪我,在旁边听得入神却没有看明白听明白,没有拿热水瓶往外公的茶杯里添开水,还要麻烦外婆,也许外婆又要说外公架子大,老爷脾气。

外公喝了一口茶水,似乎特别舒畅,提了提神,继续搅拌阿胶。

一会儿,我说:“你累吗?休息会儿。”我的手伸了伸,想拿这根小木棍。

外公明白,马上说:“那你来吧,试试看。”

外公站起来了。我马上坐在外公坐过的椅子上,这椅子上还放了一块软垫,特别暖和,坐上去感觉特别舒服。

我搅拌阿胶,那一招一式似乎和外公差不多,感觉真的行了,没什么特别之处。我紧紧抓住这根小木棍,怕它掉下去。我加快了速度,特别卖力,想让外公表扬几句,好像一下子从学生变成大人了,变成能养活自己的有用之人。

外公走动了几步,挥了挥腿脚,看了看我,说:“不能用力过猛,小心掀翻锅子,是有技巧的,否则一会儿手就累了,搅不动了。”

我“嗯”的一声,速度慢下来了,小木棍还是抓在手心里,只是有气无力,手真的累了。

外公急了,马上说:“也不能太慢,锅底要焦糊的,小木棍要贴着锅底搅拌。”

外公的鼻子还吸溜了一下,想闻闻锅子里有什么异常味没有。

我又加快了速度,心想,真难把握住这火候,仅仅一会儿工夫,手就很累,像要断裂似的。

一个小时后,阿胶的味道很浓很香。外公烊的阿胶我也喜欢吃,常常当零食吃。外公不断捞起来看阿胶烊得怎么样。我也伸着脑袋想看清楚,感觉都一样,没什么区别,似乎早就烊好了,不用那么长时间,费时费力。外公还在继续搅拌阿胶,那一招一式到底不一样。这里很关键,好像是外公的绝活。他对我交代几句,要达到最佳状态,阿胶里滋补的营养成分才能全部激发出来,才有功效,口味也是最佳。小木棍捞起阿胶,一定要挂得住,晶莹剔透,仿佛能看得见人,照得见人心。

外公说:“做事和做人一样,早先在中草药店干活,那都是良心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我心里明白,好好做人,认真做事。

外公对外婆说:“核桃仁都倒进盘子里,差不多阿胶要烊好了。”

外婆将核桃仁都倒进盘子里,抹平。盘子底下还放了一块布,怕烫着桌子。一会儿,外公将锅子里的阿胶全部倒进盘子里。刚好和盘子的口齐平,每年都是这样,像检验外公的手艺。

外公说:“让它自然冷却下来,明天阿胶就可以取下来切片吃了。”

2024-12-1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14608.html 1 3 烊阿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