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平湖入选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

■记 者 荣怡婷

通讯员 王劼驰

本报讯 “加入新农人培育孵化营以来,我们跟着农技专家学到了不少干货,大家还一起开展了三次育苗实践,如今上手越来越熟练了。”说起在平湖农创客新农人培育孵化营的日子,“00后”农业新手杨一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11月,杨一怀揣着农业情怀加入了新农人培育孵化营。作为首期学员,他和另外8名热爱农村、有意向长期深耕农业的“新农人”,一起在广陈镇泗泾村的育苗大棚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培养计划。大家每人负责一个大棚,栽下了种苗,也种下了希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平湖农创客新农人培育孵化营正是我市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为发展主抓手,引育现代“新农人”的生动剪影。

前不久,浙江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公布了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建设项目县名单,12个县(市、区)入选。平湖成功上榜,为嘉兴唯一。

从众多农业强县(市、区)中脱颖而出,平湖为何能?在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韩凯东看来,这是我市深耕“三农”沃土,涵育兴农人才的不懈坚持和努力。近年来,平湖充分发挥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先发优势,围绕特色产业振兴、平台动能集聚、育强乡村十路人才和出台强有力乡村人才政策,强有力地拨动了我市“青年下乡”振兴乡村的大潮,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高度。

邓戎是平湖农创客新农人培育孵化营的负责人,也是平湖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2020年,邓戎把握住现代化数字农业生产先机,辞去上海的工作,摇身一变,成了平湖的一名新农人。这几年,他扎根田间地头,积极做好农业“传帮带”工作,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创新的人才。

“通过创新实践,组织新农人静下心调查研究、‘走出去’学习取经,让大家看到更多可能的同时,也带回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邓戎说。时下,越来越多“邓戎”耕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带着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逐梦广阔农村,建功希望的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已成功培育现代“新农人”3500人,其中“85后”青年超过20%,青年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插上人才之翼,平湖农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目前,我市已成功建成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例,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平湖市广陈镇农创园入选省首批现代农创园,“平湖瓜匠”入选省级第二批“浙农智富”品牌。而此次再次成功入选省级榜单,充分彰显了平湖做强农业“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作用。

据悉,平湖市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将由广陈镇港中村、龙萌村、泗泾村和新埭镇牌楼村、旧埭村、鱼圻塘村的2个镇6个村联合建设,集聚区内汇聚了蔬菜花卉的头部企业60余家、各类硕博士人才200余人,更是不乏全球最大的蝴蝶兰种苗企业——福纳瑞园艺,全球先进的蔬菜全自动生产技术——后稷科技。未来,集聚区将按照“强链补链”总体思路,围绕“集聚农业创新优质资源,打造长三角蔬菜花卉产业中心”核心定位,进一步贯通农业人才一体化孵化通道,建强一条15亿级的蔬菜花卉产业链条,以挖掘农业“专精特新”领域的创造力,力争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

2024-12-18 平湖入选省级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14588.html 1 3 “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