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胡佳英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智慧植物工厂工作的乔琴,双手灵活地整理着丹参、黄精、连翘、芦竹等种苗。虽然当地最低温度已经零下,但乔琴却干劲十足,一个月近3000元的工资让她舒心。在该基地上,像乔琴这样的农民收入每月按时进账,这都离不开平湖农业企业后稷科技的数据支撑。
平湖农业数据,在1000多公里外的卢氏县“结果”,这是后稷科技从“卖蔬果”到“卖数据”的华丽转型。“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了AIPaaS系统,这是一套设施农业智能管理系统,涵盖20余亿条农业种植数据。”浙江后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胡耀峰介绍说,这套系统能自动判断蔬菜生长状态、提醒采收、自动检测害虫种类及数量、输出植保方案、自动识别克重等,非常聪明。
有了这个聪明大脑,“种植小白”都能变成“懂行专家”。乔琴所在的农业基地成立一段时间后引入了后稷科技这套系统,改变并升级了传统种植模式。引入后,基地所需的技术员、现场操作员人数少了一半,除了培育中药材种苗、芦竹种苗外,还利用种植茬口的空隙种植快菜、青梗菜等水培蔬菜。“我们的基地在1年半时间内就实现了盈利,这对农业项目来说已经是‘飞速’了。”卢氏县智慧植物工厂负责人安盼自豪地说,他们的农业基地在当地成为了龙头项目、明星项目,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基地发展好,收入有保障。乔琴一家原先是贫困户,响应当地政策从深山搬出后住进了当地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并在智慧植物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虽是农业作业,却让60多岁的乔琴开了眼:不需要一直“盯”着农作物,一部手机就能查看基地67.2亩作物的现状;最神奇的是,农作物生长的各个关键节点,都有“指导书”,这就是后稷科技AIPaaS系统的核心数据。
种田没以前那么累,收入却比以前高,这样的“反差”让农业基地有了好收成、让农民有了好收入。看着基地上一棵棵中药材种苗在自己精心打理下长势喜人,乔琴说她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之一。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关键在发展富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平湖作为全省首个成立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县(市、区),正以农业数据为支点,以向外输出为射线,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地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伴随着农业数据不断输出、落地、生根、结果,越来越多的“乔琴”尝到了香甜的“共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