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荣怡婷
本报讯 伴着冬日的朝晖,雾气从山谷升腾,弥漫了远山近影,也为静谧的村庄蒙上了一层轻纱。来到青田县季宅乡潘山村,记者见到了正在菜地拔萝卜的洪永富。每天上午9时许,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挖菜、拾草、挑担、粉碎,随后去往50米开外的猪舍喂猪,确保黑猪能在上午10时准时吃到“午饭”。
洪永富是潘山村远近闻名的“养猪达人”。去年,他在家门口建了3个大棚用以生猪养殖,一年多来,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养殖场年出栏黑猪200多头,预计明年扩大至1000头。
增产扩量的背后,是对黑猪品质的高度肯定,也是市场的迫切需求。为确保每一头猪都能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洪永富在猪棚旁边包了50亩地,种植红薯、白萝卜、大白菜等作物。喝着山泉水、吃着山野蔬菜长大的猪,肉香纯正、肉质紧实,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往往还没出栏就被预订一空,供不应求。
此外,洪永富还坚持“优中选优”,不断尝试改良新品种。“现在圈养的基本上都是野猪第三代,改良后的黑猪,既有家猪的味道,也有山猪的野性,但是肉质却比普通的猪肉要好得多。”洪永富介绍说。
凭借优质的口感,乘着“山海协作”的快车,洪永富的黑猪肉“直供”平湖市民的餐桌。“前两天刚拉了一整车到平湖,差不多有100多头,由政府牵线搭桥,免去了我们的运输成本,平湖作为‘兄弟县’,给出的市场价格也非常可观。”看到自己的猪肉如此受欢迎,洪永富打心底里高兴。如今,他的纯天然黑猪肉能卖到每斤30元,今年以来,累计销售额近60万元,“好味道”打开了“致富路”。
青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多年来,凭借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山茶油、黑猪肉、杨梅等独具口味和品质的产品。这些农产品喝着山泉水,生长在高山云雾中,在好山好水中造就出好味道。
初冬时节,步入青田县阜山乡陈宅村,一幅好“丰”景跃然眼前:满目金黄迎风绽放,一簇簇一丛丛,花朵硕大,傲然挺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眼下,正是菊花丰收上市的季节,在陈宅村的皇菊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提着篮子,穿梭在“花海”中,手法娴熟地摘下一朵朵菊花装进篮子里,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往年在平湖展销会上看到的皇菊就来源于此。
“2019年第一次来平湖,那时候没有熟人,大家对青田皇菊的知晓度也不高,展位上几乎没什么人。后来在挂职干部的帮助介绍下,我们的产品被一抢而空。”回想起第一次跟随“山海协作”农展会来平销售的情景,青田县轩德皇菊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亚明记忆犹新。之后几年,他积极参加展销会,以皇菊为媒,在平湖交到了朋友、积攒了客户,也打开了市场。如今,公司在平湖市场上销售额达45万元,计划2025年入驻平湖餐餐乐20多家门店,力争把平湖市场上的销售额做到100万元。
小小菊花蕴藏无限潜力,也让附近100多户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以前大家都是靠山吃山,种点田、种点菜,自己过过小日子,现在有了菊花基地,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儿干,一年也能挣2万元左右。”望着眼前满目金黄的菊园,陈宅村村民李凤弟激动地说。
“山”与“海”的奔赴,让青田大山里的“鲜味”变成了平湖人民触手可及的“美味”,这场“舌尖之旅”在无形中串起了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