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丰收季的新埭镇,层层稻浪连绵起伏,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让田间劳作的农户喜上眉梢;不远处收割机声轰鸣,几台大型收割机在稻浪中来回穿梭,仿佛讲述着水稻丰收的故事。对种粮大户沐贤虎来说,还有一件事和丰收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让他喜笑颜开。“被聘任为首批职业农民是对我莫大的肯定,我感觉劲头更足了!”沐贤虎自豪地翻开聘书向记者介绍说。
在近日举行的“探索发展新‘稻’路,联村共富结硕果”——新埭现代粮食全产业链集成创新社会化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上,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朱立军,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雪良为首批职业农民颁发聘书。“公司将为职业农民缴纳‘五险一金’,对其实行‘承包制’进行分区管理。”市级强村公司总经理朱卫康介绍说,在为职业农民提供从农用的资金、贷款、保险、机械、粮食收购等全方位资源的统筹保障下,还将通过“达产激励”和“协议免租”政策持续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让职业农民心无旁骛地专注田间生产,保障产量、质量,从而构建一个共建、共赢、共享的粮食产业生态圈。
职业化,积蓄发展之势;促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围绕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构建“三位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市在新埭镇率先试点现代粮食全产业链集成创新社会化服务项目,由市、镇两级强村公司和市供销社共同组建平湖市新埭供销有限公司开展运营,创新探索出“强村公司+龙头企业+职业农民”的生产模式,推进“种、收、烘、储、加、销、旅”一体化,在现代农业服务主体引育、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内容供给上持续发力,有力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带动周边就业,促进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市供销社(农合联)按照“一镇一品”的发展思路,围绕重点产业齐发力、产业融合促振兴、示范试点强应用等方面,统筹资源优势、创新运作机制,创出了一条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增收渠道的共赢之路。
如今,平湖市粮食综合应急保障物流中心项目已正式开工,规划用地面积56亩,总投资2.31亿元,以“未来粮仓”建设为蓝本,构建仓储、加工、烘干、物流全链条集成应用,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多功能的粮食物流枢纽,为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实现粮食从产地到市场的无缝对接,有助于本地粮食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区域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同时,还将吸引更多粮食相关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的粮食产业链条,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粮食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提升“嘉兴大米”“平湖大米”知名度,为强村富民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此外,市强村公司还参与建设了共富蔬菜岛项目,棚内沙培芹菜长势良好,育苗工作有序开展,展示厅钢结构搭建不断提速……一个个带动增收的产业项目拔地而起、“多点开花”,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