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滴滴”一下 农机就到

市供销社加“数”服务让秋收更轻松

■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机器轰鸣、稻香四溢,金黄的田野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昨天上午,位于新埭镇的小吴家庭农场开始收割水稻,农场主吴小敏打算用3天时间将稻谷抢收完毕。

稻熟一晌,贵在争抢。每到农忙季,农机手担心“吃不饱”“没活干”,农户也担心“找机难”,尤其遇到天气不好,需要“龙口夺粮”,而吴小敏却完全不用担心叫不到收割机。“我们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今天4辆收割机就准时到了田头,一点都不耽误收割进度,高效又便捷。”吴小敏说。

让吴小敏吃下“定心丸”的就是“滴滴农机”数字平台,这是市供销社(农合联)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的一项创新举措。基于“浙农服”平台,按照“政府搭台、中心调度、主体使用”的模式,由市供销社(农合联)出资建设、市为农服务中心管理调度、相关涉农主体无偿使用,创新打造“滴滴农机”子场景,集成信息征集发布、供需对接、服务调度、订单作业、服务评价等闭环管理数据链,同时嵌入金融信用服务功能,实现农机服务便利化。通过培训指导农机服务商、农户线上使用,目前,“滴滴农机”子场景应用正式推广使用、流畅运转。

“我们与本地优质农机服务商达成合作协议,试点了这一季水稻收割的订单作业,进一步整合农机资源和农户需求,实现农机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机服务的精准对接。”市供销社(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主任杨慎涛说。“滴滴农机”采用指定服务、抢单匹配、平台指派三种供需对接模式,按照机型、价格、销量等关键词搜索,实现农机供需即时匹配,对超时未匹配订单由为农服务中心统一指派调度,确保响应时效。目前平台已入驻农机服务商及农机手110名,农户150名,线上规模农机作业订单量122笔,单季水稻累计为平湖范围内农机作业服务亩数达5000亩。

数字赋能为农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在平湖,“浙农服”实现“一站式”助农数字化应用,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等问题。如今,市供销社还有序推进“浙农服”迭代更新,打造2.0版本——搭建现代粮食产业链集成创新平台,通过市强村公司、农业企业及种植户的信息联动,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协同,提升粮食产业生产效率;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粮食全链条“浙农服溯源码”,集成粮食全产业链全流程溯源服务数据;提升“智慧农资”“智慧农产品流通”“滴滴农机”“金平湖鲜到家”等特色子场景运营,以数字化的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新活力。

2024-11-29 市供销社加“数”服务让秋收更轻松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9098.html 1 3 “滴滴”一下 农机就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