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平湖乡村“富”能涌动

全市已培育“共富工坊”148家,提供岗位超7450个

■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矮脚菜2吨、青甘蓝4吨、小青菜300公斤、洋葱500公斤……昨天上午7时不到,新仓镇中华村蔬菜粗加工共富工坊里已忙碌起来。这家看似不起眼的小工坊,开张以来产值已突破100万元,为全市共富工坊打造了样板。

靠着“切菜”,如何实现百万产值?这家共富工坊由中华村党委和平湖龙磬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于去年9月开始运营,目前已从原先8名员工扩展到了30多人,有时还需要招收临时工前来帮忙,每天都有新的订单和货物进出。

“我们两个专门负责小青菜处理,如今已经做熟了,一个月下来有3000元到5000元收入。”村民范金珠一边忙活一边说。按照订单,她们要在下午3时前将300公斤小青菜全部处理完。这个月开始,龙磬实业公司的青菜加工订单也全部交给工坊来做,订单量更大了。“今天除了小青菜组的2个阿姨、洋葱组的5个阿姨,其余的全部都投入矮脚菜组当中……”平湖市兴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说。作为工坊的负责人,她每天要做好订单安排和人员的调配,整个工坊运行规范有序。

共富工坊,如何富民增收?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是一条道路。随着订单量的增加,工坊创新引进职业经理人,今年9月,聘请了拥有德国留学背景、有着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张兰负责工坊的日常管理,调整了工坊的生产工序,有效缩短了工时,实现工坊的规范化运作。接下去,工坊还将进一步扩大,增加更衣室、消毒室,推动工坊更加标准化。此外还将拓展产业链,开辟新的基地用于种植。

共富工坊的创新做法,让共富以多样的形式惠及百姓。林埭镇创新推行集成式组团化共富工坊,联合全镇范围内共富工坊、共富大棚等主体,把小工坊打包捆绑,搭建打造共富直播间、共富产品体验馆、零工驿站、共富培训班等平台,实现“坊坊联合、共强共富”。新仓镇石路村“石全食美”共富工坊通过商业化运营手段,手工制作糕点以私人订制、定向代工等模式生产,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独山港镇全公亭社区“我爱我家”共富工坊,打造“平时共富工坊+周末公益集市”的模式,为辖区居民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一个个共富工坊汇聚起共富的强大动能。

今年,我市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在村锻炼选调生、党员骨干等担任“红色管家”,具体负责工坊人员管理、生产经营运维、业务订单拓展等。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共富工坊”148家,为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岗位超7450个,实现人均月增收2888元,有18家“共富工坊”获评嘉兴市级示范。

2024-11-28 全市已培育“共富工坊”148家,提供岗位超7450个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8654.html 1 3 平湖乡村“富”能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