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乐享有“知”有味夜生活

■记者 居丹荔 张宇青

“走,到夜校上课去”这句话,在如今的平湖青年圈子中十分热门。

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逐渐沉寂,忙碌了一天的年轻人,从“8小时工作圈”中抽离,在夜校的课堂上,徜徉精神世界的“桃花源”,莫不是极美的生活体验?

平湖的青年夜校,与青年双向奔赴。烟火气息更浓、时间分配更灵活、性价比更优,每一点都精准地踩在了年轻人的心坎上。短短半年多,青年夜校开展到第三期,青蓝夜校进军到2.0版本,市民夜校成功开设,“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潮流以绝对的优势席卷青年圈子。

那么,夜校的磁吸力在哪里?我们从中又能获得什么?在未来,我们还可以有怎样的期许?不妨一一探究。

华灯初上,欣赏迷人夜色是一种生活方式,享受“文化夜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平湖的夜校如今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

市民参与热。作为青年人“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青年夜校”一经推出,就瞬间点燃青年圈,每一期的报名情况都异常火爆。据统计,第三期平湖市青年夜校的报名链接,阅读量达到16万+,报名当天,短短2分钟时间,预约课程数超过300,不少课程直接满员,热门课程“热汗拳击”更是在1分钟不到的时间内,50个名额全部预定完成,网球类、唱歌类课程也呈现一席难求的态势。

课程选择多。青年需要什么,夜校的课堂上就有什么,这是青年夜校课程开设不变的初衷。第一期课程开设了包括时下流行的飞盘运动、新中式调饮、游泳等各类课程,丰富多元、动静皆宜,瞬间激发了青年的学习热情。随后,根据青年学习需求变化,第二期时从首期的11个增加到28个课程,第三期更是达到了45个课程,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从职业发展到心理健康,满足了当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求。

开展范围广。青年夜校、青蓝夜校、市民夜校……诸多夜校的成功开设,使得平湖夜校教育的触角已经从主城区延伸到全市城乡。如今,青年夜校各个课程都建起了微信群,青蓝夜校也推出了云课堂平台,通过线上交流与线下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生态系统,不断满足青年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结束一天的工作,独属于自己的夜晚时光,应当是宝贵而珍惜的,却还要给自己“主动加课”,夜校有何魔力?

满足了提升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希望有更多的生活选择。青年夜校以丰富的课程、有趣的教学、轻松的氛围,为广大青年带来了提升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书法课堂上,手下逐渐工整的一笔一划;飞盘赛场上,汗水中回荡的欢笑;PPT课程中,快速提升能力的专业知识,无疑都成为青年群体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截至目前,平湖市青年夜校已累计为近2000人提供了“续航”机会,夜校教育已成为平湖青年工作之余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社交圈的平台。

拓宽了社交网络。一群素不相识的青年打破社交壁垒,实现“破圈”融合,缩短社交距离,这就是夜校的效应之一。市民江城红就是典型例子。“我从台州嫁到平湖,在平湖的朋友很少,平日里只能围绕家人转,日子重复而单调。”江城红说,青年夜校第二期,她果断报名了瑜伽课,通过这个平台,让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经验,锻炼身心,日子充实而美好。第三期课程中,江城红又报名了成人爵士舞,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社交网络。

实现了个人价值。夜校搭台,以兴趣为媒介,青年在这里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有声书配音课程的老师李尚森就通过青年夜校,实现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期青年夜校开课时,因为刚来平湖,对如何重新开展配音工作很是迷茫。”李尚森直言,通过青年夜校,他在平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如今更是成功孵化了鹉湖配音社这一青年社团,引领着一群怀揣配音梦想的年轻人,共同探索声音的无限可能。

年轻人抢着上夜校,从一个侧面体现着青年与城市正在“双向奔赴”中一同成长。那么,如何进一步呵护这一份学习热情,将青年夜校打造成为年轻人的专属阵地,实现“青年夜校”的可持续发展?

着眼需求点,扩容增能。夜校,是青年交流成长的平台,夜校课程的选择也需重视青年的需求,灵活组织课程安排、创新设置课程内容、合理制定课程频次,以青年人感兴趣以及便利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机会。同时结合本土特色,开展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等特殊课程,实现精神文化追求和艺术传承发展的融合。在第三期的课程中,青年夜校已经增添了乡村木作等本土非遗课程,也吸引了不少青年选择,接下来我市还将加大本土文化课程的宣传力度,期待通过夜校这个平台,将平湖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

关注成长性,推陈出新。夜校,顾名思义,是学习上进的地方,那么关注青年群体的进步,便是开设青年夜校的最终目标。探索构建“青年夜校+”的模式,加强课程中长期规划,分批次制定青年夜校课程表,设置体验课、基础课、进阶课等系列课程,满足青年深度学习的需求,全方位推动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例如在第三期的青年夜校课程中,在零基础书法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文创书法课程,将原本严肃的文化课程青春化,后续还将继续开展类似课程,实现青年人才的长足发展。

扩大影响力,延伸服务。随着夜校的逐步发展,更需发挥青年夜校的带动引领作用,促进平湖全市各级分层、分类学习综合交流平台的普及。瞄准青年工作、生活集聚场景,整合资源、提档升级、以点带面,不断延伸夜校服务“辐射力”。“目前我们的每一门课程都建立了微信群,形成了‘线下实地授课+线上答疑解惑’的学习模式。”团市委副书记李星说,接下来,计划从较为成熟的课程开始,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建立社团,将更多的学习成果带出学校,让更多人共享夜校学习成果,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夜校学习的队伍中来。

2024-11-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7756.html 1 3 乐享有“知”有味夜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