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中
这里说的“容”,指的是对常人或下人。对待常人或下人的宽容,那才是有容乃大,并且还要能成人之美,才是最好的口碑。《红楼梦》里口碑最好的当数薛宝钗。
当岫烟把棉衣送进薛家当铺“恒舒典”当了,好省出几吊钱来周济父母,兼用作“打酒买点心”给迎春房中的妈妈丫头们吃,以好相处。宝钗知道后,对岫烟说:“倘或短了什么,你别存那小家儿女气,只管找我去。”(第五十七回)宝钗紧逼着要来了当票,并瞒过母亲,替岫烟赎回了棉衣。宝钗这样暗中周济贫穷者,舍自家之利而诚心帮助他人者,实不多见。这是宝钗一颗宽厚仁爱的可贵心。
在处理与黛玉的关系方面,曹雪芹用浓墨重彩写出了宝钗宽以待人、心胸豁达的品格。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回,当宝钗一番推心置腹、体贴入耳的话,直说得黛玉感动不已。黛玉也向宝钗掏出了真心:“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在史湘云拟设东道邀菊花诗社这一回,更能显现宝钗的细致入微与大度爱心。史湘云手头不宽裕,在家又不能做主,一钱难倒英雄汉,所以计议“皆不妥当”。宝钗考虑到湘云情况,又考虑到湘云女汉子般的自尊心,所以巧安排,菊花诗社加设螃蟹宴,请老太太等来吃螃蟹,螃蟹由宝钗自己提供,好酒、果碟从自家铺子里取来。还对湘云解释说:“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话。你千万别多心。”把螃蟹宴及菊花诗社的成功归功于湘云,可见宝钗的大度与善良爱心。湘云亦不隐瞒,给贾母说是宝钗帮着自己准备的,贾母说:“我说这个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薛宝钗对下人的包容,所以大家都喜欢她。其实王熙凤也有包容的地方,就是对刘姥姥的照顾,最后刘姥姥仗义救巧姐。
妙玉在《红楼梦》里就显得不够宽厚,特别对刘姥姥这样的粗俗下人,更是表现出难容。
在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到栊翠庵喝茶。妙玉请黛玉和宝钗喝体己茶,她又用自己的绿玉斗来给宝玉斟茶。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听了非常不爽,“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这是反唇相讥,连老朋友也不留一点情面了。
黛玉喝着茶说,水是不是上年的雨水,妙玉立马说黛玉是大俗人。然后告诉黛玉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并且说:“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标高了自己,不容别人有错,连黛玉这样公认清高的人都敢当面贬斥,妙玉的心理能容得下谁了。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给贾母倒了一杯老君眉,是用成窑五彩小盖钟盛的,贾母喝了一半,递给了刘姥姥,让她也尝尝。婆婆过去收拾杯子,妙玉担心搞混了,赶紧交代婆婆:成窑的那个不要收了,拿到外面去吧!宝玉对妙玉说:“那杯子挺值钱的,扔掉了岂不可惜了,不如给刘姥姥吧!她卖了,倒可以换钱过日子。”
妙玉笑道:“幸亏我没用过,如果我用了,就算砸碎了,也不给她!”这里就是十分刻薄了。
妙玉的不通情理,最后作者把她处理为强盗掳去,陷污浊。
包容是一种宽容和理解,是爱茁壮成长的土壤。有道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日常做事多一点理解与宽容,也是给自己留一个空间。事事难容,时时责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死理,难免一不小心被别人挤下独木桥,淹死在河里。成全别人也是成全自己,他好你好我也好,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