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浙江“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农历龙年开工第一天,浙江省委召开“新春第一会”,强调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劳动精神宣传引导、劳动者队伍职业技能培育、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通过调研走访、建议督办、精准监督等多维度举措,全面助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建设。
5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当前企业“招工用工难”和劳动力“就业难”这一主要矛盾点,以保障职工就业为重点,专题听取了全市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实地调研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康普瑞”技术人才培育情况,并围绕“劳模工匠学院(学堂)建设”主题,与市总工会开展联系工作。
当前,平湖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批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正全力打造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高地,而这离不开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迫切需要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劳模工匠学院(学堂)建设亟需关注、支持,理应作为联系会议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跃根建议道。
议题确定后,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工会职工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阵地平台,全面深化联系工作。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工委协同的模式,分别挂钩联系1—2个镇(街道)工会(总工会)和重点企业工会,及时了解、掌握劳模工匠学院(学堂)建设情况,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9月27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提供精神动力的决定》,更是为市人大常委会与总工会联系会议“推进劳模工匠学院(学堂)建设”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优势,不断强化代表主体地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发挥好代表履职岗位和本职岗位两个方面的作用,推动人大代表、议事员积极参与劳模工匠学院(学堂)建设,实现双岗建功。
在人大的助力下,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劳模工匠学堂16家,实现8个镇街道全覆盖,累计培训职工13978人次。各镇街道结合区域特点、产业重点,成立“新匠人”劳模工匠学堂、“新枫采”浙沪工匠学堂、“鑫+平”农匠学堂等特色学堂,其中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劳动模范韩其芳作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成功入选第二届长三角大工匠,为嘉兴唯一,为保障我市职工就业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