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守护“绿色瑰宝”

全市古树名木增至54株

■记者 陶佳敏

本报讯 古树名木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绿色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近日,全市开展了一次古树名木普查,经调查鉴定确认了4株朴树、1株黄檀、2株樟树和1株蜡梅,共4个树种8株大树被列为三级保护古树,其中朴树、黄檀和蜡梅更是首次出现在平湖古树名木名录中。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意义的树木。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目前我市的古树名木按照树龄划分保护等级,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名木则不受树龄限制,实行一级保护。

摸清家底,方能有效保护。档案资料显示,本次新增后,全市共有古树名木54株,其中一级古树2株,二级古树5株,三级古树43株,名木4株。从树种上看,银杏、樟树里“寿星”较多,其中最长寿的银杏今年已经有1182年的树龄。而本批新发现的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高是一株蜡梅古树,已有126岁,生长于当湖街道永丰路南阳新村内。“从我小时候起,这株蜡梅就在这里了,我们都称它是‘福星树’。” 得知自家小区内的 “老宝贝”拥有了古树“户口”,南阳新村的居民沈健华欣喜万分,他介绍每到冬天都会有不少人来拍照观赏,居民们也都希望这棵蜡梅今后能在养护方面得到更多专家的指导,让古蜡梅年年飘香。此次其他新增的4株朴树主要集中在市林场,树龄100岁;黄檀所处地块在林埭镇都家浜,树龄100岁;两株樟树则分别分布在市林场和广陈镇北埭廊,树龄都是100岁。

边普查、边养护。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市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能收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相关提案建议。“我们将持续发力,购买古树名木综合保险,加强日常巡查,按照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做好养护工作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管理科副科长吴恋说,我市还将对新增古树和后备古树资源逐一实施挂牌保护,落实“一树一策”科学养护或复壮措施,精心守护好这些“绿色瑰宝”。

2024-11-18 守护“绿色瑰宝”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5543.html 1 3 全市古树名木增至54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