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本报讯 11月8日晚,纪录片《李叔同》“走进百年名校与博物馆”活动来到第六站——嘉兴大学。出品方、主创人员和学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观摩了纪录片第二集《华枝春满》,并围绕纪录片创作开展互动交流。
从9月份开始,纪录片《李叔同》“走进百年名校与博物馆”活动先后在杭州之江文化交流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点映和互动交流。每到一处,都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叔同文化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而这一次来到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又赋予了活动新的意义。
李叔同一生用了两百多个名号,常因地因时因势而变,与平湖相关的就有“当湖李成蹊”“平湖后生”“当湖惜霜”“当湖断肠词人李惜霜”等。在李叔同早年求学、求科举时,也常自称为平湖人。比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李叔同在南洋公学特班求学时,其籍贯一栏填写为“浙江平湖县监生”。同年,在参加浙江乡试的准考证上,籍贯填写为“嘉兴府平湖县监生”。可见,在他众多署名中,“平湖”二字分量之重,成为他从天津到上海、从浙江到闽南,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伴随一生的情结符号。
而作为叔同故里,平湖近年来也开启了一场与李叔同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李叔同纪念馆、叔同公园、叔同小学、文涛中学、成蹊话剧社等,这些文化教育场所及艺术社团,均以大师的名或号来命名,这是属于平湖独有的纪念与传承。“平湖后生”,这个具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品牌,更是在志愿服务、全民阅读、理论宣讲等领域被广泛运用,焕发出了时代的光彩,彰显着“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精神力量。在嘉兴大学,也有“叔同学院”。
接下来,活动还将应邀走进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让更多人通过这部优秀纪录片了解一代大师李叔同的传奇人生,启迪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