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慢下来,触摸城市幸福脉动

我市打造特色城市交通慢行系统

■记 者 徐玉霞

通讯员 李婷婷

本报讯 从案山公园出发,沿着环东湖绿道,一路步行、一路赏景。秋日的晚风虽已有些凉意,但路上人们或散步聊天,或骑行健身,享受着这一份悠闲时光……这是昨天傍晚记者亲身体验我市城市交通慢行系统,感受到的“小美好”。

路上,记者遇到了家住当湖街道世纪名苑的潘越丰,他正戴着耳机、穿着运动服,在绿道上慢跑。“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片环东湖绿道,散散步、消消食,或者自带健身器材放松一下,还能欣赏南村书堆、含珠凝晖等景点的风景,十分惬意。”说起家门口的绿道,潘越丰的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自去年,我市被纳入全省城市交通慢行系统建设试点后,便积极谋划推进慢行系统建设。环东湖绿道也有了新的变化,案山桥桥下新建了一条全长约140米、宽3米的浮桥形式的绿道,不仅将当湖街道东湖未来社区项目原有绿道和东湖景区北原牧唱景点绿道连接起来,还能让市民体验亲水的乐趣。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环东湖为中心,沿漕兑港、嘉兴塘、上海塘、海盐塘、六里塘、广陈塘6条城市主干河道辐射至环城青影绿廊的绿道网,构建了七大城市内部生态圈,实现居民“5分钟进绿道”目标。

绿道网络为城市交通慢行系统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而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等慢行道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南市路改造工程,便是我市今年交出的一份答卷。“人行横道线和机动车停止线采用双组份标线涂料,进一步提高行车舒适性、安全性;部分路口设置了‘Z’字型斑马线,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传统窨井盖替换为铸铁窨井盖,提高了承重能力和耐用性。”市建设局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设施管理科科长沈佳磊说。

在平湖,还有多条城市道路也通过“微改造”更加便民利民。在南市路等道路人行道进出口、建筑前区分界处设置禁车柱,防止非机动车高速驶入人行道;在毓秀路与海盐塘路口等大型车辆比例较高的交叉口,设置交叉口右转区域保护措施;在胜利路与南市路口等非机动车过街流量较大的交叉口,设置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

我市正通过市政道路、园路、栈道等一系列的配套工程,连接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景观河流等特色资源,打造串联起专属于平湖城市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慢行品牌”。如今,不管是在东湖片区、南市新区,亦或是城西片区,都正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龄向的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网络。

2024-11-07 我市打造特色城市交通慢行系统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502893.html 1 3 慢下来,触摸城市幸福脉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