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转化“小皮蛋”

■平师附小松风校区 顾雅方

拿到新生名单的时候,就听说这届学生中有个孩子小泽,是个爱发脾气的特殊儿童。我一看,哇,中奖了,他恰好就分在我班里。

开学前照例先去这个孩子家家访,没想到一波三折,总是约不到。等到总算见着面了,才知道这孩子不是妈妈带大的,而是从生下来就托付给舅妈照顾了,孩子是舅妈带大的。妈妈说,舅妈包揽了一切,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弱。在家访的过程中,小泽全程没有安静下来过,哪怕妈妈让他玩手机,也是全身每个细胞都在动,一看就是个“小皮蛋”。我无比担忧地结束了这次家访。

开学前几天,这个“小皮蛋”就表现出了他的特殊:几乎每节课就是在画画中度过的,不管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统统都在画画,而且画的内容完全一致,全部是火车,一节一节的车厢。让他读书、做作业,他既不动嘴,也不肯动笔,一生气还要撕书、撕本子。

好在小泽妈妈比较配合,听了老师劝告后就把孩子从舅妈家里带回来自己带了。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孩子的脾气也好转很多。我也花了不少精力在他身上,三天两头在找孩子妈妈交流。

除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我还从习惯培养和激发内在动力两方面帮助小泽改变。首先,是从培养习惯入手改变他。“磨蹭孩子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不是在找东西,就是在找东西的路上。”我就从整理抽屉开始教他,左边书本,右边文具,让他养成文具用完归位的习惯,这样就有助于他节省寻找文具的时间。

一开始天天检查,做得好就奖励,后来是每周突击检查,再后来,我把手机开好闹钟,不检查、光提醒。这样一来,他的自理能力好多了,抽屉终于不乱了,找东西快了,写作业也就快了。我也给他定了规矩,当天作业当天交,没交出作业要罚做,比如原本抄词语1遍,带回家就得2遍。所以有时候放学了他还没做完作业,会自己主动留下来做,让他走都不肯。

其次,是激发他向上的内在动力。曾经听过新华爱心高级中学副校长关志刚老师的讲座,他说:“一辆停在原地的汽车,重达千吨,推也推不动,那怎么才能让他动起来呢?那就是启动钥匙,点火上路。”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老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怎么才能让小朋友自觉自愿地点火发动起来呢?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爱吃,我就采用“葡萄干”策略,每天只要完成一次作业,就奖励两颗葡萄干,因为吃不饱,不影响中饭,一天里可以吃很多次,效果非常好。我的葡萄干成了他最喜欢的奖品。他还主动把家里的糕点拿来送给我吃,不过最后,我都找了理由奖励给他自己吃了,就这么奖着奖着,吃着吃着,他就成了那辆“自己上路的汽车”了。

“今天,小明在草地上踢足球。小红被这个球踢到了,不小心摔跤了。小明马上把她扶起来说对不起。”这是小泽的期末检测作文,考场上当场写成的,句子写得很通顺,一年级需要掌握逗号、句号,也都能正确使用,改正了坏习惯,学习自然就进步了。

转化“小皮蛋”的路是很漫长的,这也让我深深懂得,“问题儿童”并不可怕。所有的“问题儿童”都是来修炼我们的。巧妙地转化一个“问题儿童”,那么,我们的情绪也更加平稳,解决问题的智慧也就会增加一分。

2024-10-2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8188.html 1 3 转化“小皮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