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让“架空层” 不再被“架空”

■谢付良

我市创新推进“架空层还民”行动,不少小区原本处于闲置或被电动自行车、废旧物品堆放侵占的空间,通过整治提升,变身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也成了承载民生幸福的“新阵地”。

架空层是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敞开空间层,它通常位于建筑物底部,不直接与地面接触。架空层设计初衷主要是增加通风和防潮,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等。然而由于电动自行车充停供给不足等原因,不少居民住宅小区的架空层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不仅降低了小区品质,而且还存在巨大的消防安全风险。

今年以来,我市把小区住宅架空层停车的全面清理与改造,纳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按照“疏堵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推进“架空层还民”行动,不但有效解决车辆的充停“痛点”,也推动了一大批架空层回归本源。比如为让“架空层”不再被“架空”,不少小区通过增设儿童游乐设施、老年活动设施、健身体育活动设施等,丰富架空层的服务功能,将架空层打造成了服务居民的“新空间”。

事实证明,架空层改造对于引导群众自治,挤压违规充停空间,提升小区的安全指数,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而多元化的改造提升,还改善了市民的居住品质,改造后的架空层作为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有助于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居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据相关部门前期排摸,我市有380多个架空层用于电动自行车充停,涉及50多个小区,目前“架空层还民”行动还在持续推进。期待各地加快推进进程,通过多元化改造,将架空层真正打造成成贴近居民生活所需的“共享微空间”,赋予架空层多种应用场景,探索人居与自然关系的更多可能,并注重后期运营、维护和人性化服务,提升“空间靓度、服务精度、参与温度”,推动架空层“场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让“架空层”不再被“架空”。

2024-09-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3027.html 1 3 让“架空层” 不再被“架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