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倪雨伦
见习记者 管学悦
通 讯 员 夏晓蕾
本报讯 儿童游乐区、图书阅览区、电影观赏区……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当湖街道东湖社区御珑湾小区的“御家人”党群友邻点,一进门,就被这里丰富的设施、温馨的布置和整洁的环境所吸引。“以前这里没有人管,现在设施和管理都跟上了,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晚上有时候会带小孩子来玩玩,生活丰富了很多。”御珑湾小区居民蔡明法说。
“御家人”党群友邻点共有三层,每层设置了相应功能区,方便居民开展活动。楼上的两层中一层用于儿童游乐和图书阅览,每月还会定期播放电影;另一层则是党员活动室和导师帮带工作室。楼下摆放了一些便民的健身设施,有游泳池和健身器材,包括椭圆机、跑步机等。“这个地方原先是开发商的售楼部,之前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现在我们进行了资源再利用,改造成了党群友邻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空间利用率,丰富居民生活。”东湖社区工作人员孙彬说。
闲置的大型空间可以通过改造升级成为多功能区,那么小型公共空间管理,又该如何破题?三港新城社区的文丰花苑小区有108个闲置车库等空间,由于缺少人员管理,一直未开放使用,不少居民反映需要空间摆放物件或停车。面对这一问题,由三港新城社区牵头,联同物业和业委会,对小区内的公共车库进行盘点和清退,并进行统一管理,以每年150元至300元的价格出租给有需要的居民,租金由业委会进行收取,用于小区管理。“这里有不少居民需要车库,我们充分整合资源,拓展空间,满足居民实际所需。”三港新城社区工作人员沈健林说,这种统一管理公共车库的方式,既回应了居民诉求,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也能避免公共空间的浪费。
无论是大型多功能空间的创新利用,还是小型公共区域的精细管理,当湖街道都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目前,当湖街道已先后完成了御家人友邻点、龙湫湾悦居友邻点、阳光嘉苑友邻点等253处邻里空间改造建设。这些空间的启用为居民搭建了交流平台,解决了小区活动场地短缺的问题,同时将优质资源直接链接进小区对接居民需求,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接下来,当湖街道将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继续‘挖掘’小区闲置空间,通过改造升级打造更多‘公共客厅’,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提升居民幸福感。”当湖街道党建办副主任顾加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