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秋分时节,该如何养生?

9月22日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后气温逐渐下降,天气逐渐干燥,公众应如何调整饮食以顺应节气变化?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慢阻肺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秋分以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暑气渐渐消退,凉爽的天气容易让人食欲大增,有‘贴秋膘’这一说法。‘贴秋膘’要根据时令特点和体质特点来进补,不能盲目进补,也不能过度进补,以适度为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龚燕冰在发布会上说。中医讲秋天燥气当令,要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莲藕、山药、百合、银耳、白萝卜、梨等。

秋分以后,昼夜温差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开始增多,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吉训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寒冷环境中;均衡膳食,提倡少盐、少油、少糖,注重饮食多样化;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如果既往有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如出现明显波动要及时就医。

秋季空气湿度降低,对慢阻肺病患者有何影响?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陈文慧在发布会上表示,慢阻肺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每年秋冬季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容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相混淆。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咳嗽、咳痰基础上,逐年加重的呼吸困难、气短、胸闷是慢阻肺病的重要表现。慢阻肺病可防可治,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严格戒烟。此外,慢阻肺病患者需要长期吸入药物,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在严格防护的情况下若还出现明显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

秋冬进入流感高发季,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余文周在发布会上提示,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需要重复接种。适龄人群尽量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若因各种原因没有来得及,后续也要尽早完成接种。

2024-09-2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491662.html 1 3 秋分时节,该如何养生? /enpproperty-->